头通知我有一客户要去杭州办事,让我先期一天回南方老家,准备一辆商务车,第二天早上八点到杭州萧山机场接人。另外让我了解清楚杭州上城区法院的地址,走车路线,说是客户要去那儿办事。客户是北京一家资深零售企业,年销售几个亿。我们一九九二年与它打交道,关系一直不错,平时老总来南方一般是休闲的,这次怎么会去法院呢?搞不清。
十七号七点二十分我就赶到了机场。查来查去,只有八点二十五分的航班是从北京起飞的,准点到底杭州的时间是九点五十分。打电话给头确认,说一定是六点多起飞,八点多到达。还说客户昨晚上还打电话确认了呢!打客户的手机打机,只能死等。九点五十分了,机场航班信息发布银屏显示北京航班准时到达了。等来等去却没有人出来,又打电话问,会不会客人去了宁波。头说,不可能的。是不是客户怕你迟到故意把时间说早点。一听这话,我就知道头的“乾坤大挪移”又使出来了,飞机一定是八点多起飞,九点五十分到,他不想承认自己说错了。航班是延误了。真想把机场的显示器给砸个稀巴烂,连你也“十三点”。
客户终于出现了。一问果然是八点二十五分从北京起飞,延期了近一个小时。最可气的是,他们不是去上城法院,而是去上城工商局办事。得,准备的路线全白费了。
客户要办的事情并不复杂:他们商场七八年前改制时,有一个杭州人买了些股份{实际上是个人买的,因为当时商场按规定只能是全民制企业或者集体性质的企业才有资格持有股票,
所以,这人当时以杭州一家国企开分公司的名义,在北京的注册了一家二级法人企业},后来这人去了美国,挣了大钱,对这点股份不管不顾了。商场也联系不上他了。他要不要股份没关系,可是苦了商场,每年年检时,工商部门要求必须提供每个股东的有效资料证明,这上哪儿找去!这些年来为了年检过关,可没少说好话。但今年不行了,年检资料都要输入电脑里,跟原来手动年检不一样,没有合格的资料证明强行通检,它就报警。
没办法,只能找到杭州来。
在车上,客户说,这个事情杭州企业一定不知情,他们这趟来实际上就是来送钱的,事情应该是好办的。准备了二个方案,一个是杭州企业继续持股,理顺关系后让他们提供年检资料。一个是杭州企业把股票转让给商场股票持股会。最好第二个方案能成功。
商场刚开始发股的时候,没人买,推销得很费劲,很多股东只有一万二万。后来商场的业绩很不错,就想把原来零星的股票回收。商场成立了商场持股会,吸收了大部分小股东的股票。这个杭州人也只有一万多股,想想杭州的企业应该没有兴趣持有的。
问题是,杭州方面是国企,要转让的话,还得挂牌,有些麻烦。
送钱上门,绝对是好事。我开玩笑说,你们都不要来,我一手落就能把事情办好。那知道接下来的事情还很难办。首先在上城区工商局查到,该企业于几年前已被一家私营企业兼并,还得到市工商局去查有关资料,更可气是那个办事的老娘们象个母夜叉,气势汹汹。到杭州工商局查资料时,被告知必须有如律师等的身份才能查阅,杭州的朋友帮忙找来了律师,总算顺利查到所需资料。
按资料上的电话打过去询问地址,一个女的接的,说是私人电话,挂了。再打,不接了。按资料在XX路上找着地址,却没有找着单位。问了很多人,有人说这个烂单位早就倒闭了,有人说这个单位几个月搬一次,不知去哪儿了。客户的脑门上一下冒出汗来。真的倒闭了,那可惨了。不行,得再找,把五个人分成二拨,一间一间地问。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们找着了。通过保安的内线电话,再次联系上了“私人电话”,再三在电话里说明我们来的目的,她终于同意打电话让经理回来。
我们问保安,经理进出是不是只有这种条路。保安说是的。我们就等在那儿不走了。等待的过程中,我们跟他套近乎,他也明白了这是好事。所以,经理一在门口出现,他就告诉我们这就是经理。我们一开口,经理的态度与口气让我们大吃一惊。说找我有什么用,企业都倒闭了,你们找法院去。我们知道他的心情,可能认定是来讨债的。我们让他找个地方坐坐,坐在一起就好谈了。他说,有什么好坐的,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有什么好坐的。情绪越来越激动,一边说一边走。好家伙,来了还想走,没门,且这事真是大好事,我就不怕你不明白。我们围着他一再要求坐坐,他看着阵势一下子也走不掉,也只好带我们上了楼。想不到办室那么有气魄,接待处的二个景德镇瓷瓶就一个多高,茶几很洁净,怎么看也不象是个倒闭企业呀!我们把资料一份一份地递给他看,一遍一遍地重复着我们来的原因与对他的好处。
经理的脸色很快暖和过来。他绝对是个明白人。
他对自己刚才的态度表示了歉意,并且说了态度的来源。原来,他们的头原是一位政府领导,国务院要求机关人员分流时主动要求下海办实体。有关部门考虑到他的能力,就与他达成协议,兼并几家企业组建一家集团公司由他任一把手,条件是他的企业必须安置一部分机关分流人员。不能不说这个人的能力是很强的,新公司的业务做得很好。然而,正因为企业好了,原来的几家企业的旧债主也渐渐地找上门来了。尤其是彻底改制后,原来安置的部分机关人员又抽调走了,企业由原来的政府性质转变为纯企业行为,有些事情上面也不来挡了,躲债也就在所难免了。坐在我对面的经理就是机关干部抽调走后上任的。
经理起身去向董事长请示我们提出的方案,茶水不一会儿也递了进来。我对客户说,没事了,这事儿总算彻底有眉目了。客户深深以为然地点着头,说真xxx难。经理回来了,他说董事长的意思是这样,我们先了解一下你们企业的情况,再决定是继续持股还是转让。我们各自留下联系方式,也要来了他们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经理乐呵呵地搓着手几次邀请我们吃个便饭。我们客气地反请他吃饭,结局是各吃各的。
我知道他心里想着什么?他现在多么希望我客户的企业是美国微软呢!用《三毛从军记》的旁白口气应该这样说:经理无论如何想不到,这个纷乱的时代还有这样的纯洁,他深深地为自己的态度而咒骂,觉得自己玷污了这份纯洁。他为自己能成为这样幸运的人而庆幸,他理所当然地畅想着这突如其来美好的无限可能,就象刚才无限恐惧于失去的惊慌。
天落馒头狗交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