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雪飘在春里
(2006-06-26 19:12:31)
一整个冬天,北京没有下场象样的雪,而在冬季即将过去的时候,下了一场雪。下得象模象样,路上,车顶,树梢,房顶,都积得厚厚的。小区里的物业人员都在扫雪。扫雪,在北方是非常必要的,因气温太低,稍一隔化,雪水就会在严寒里成冰。所以,对于这样一场春雪,大家仍然会习惯于去清扫。我是一个很爱雪的人,爱到雪能给我的脑子带来超级地胡思乱想,在胡思乱想中美美地沉醉。何况,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在我跨出门口的一刹那,我兴奋得脑子失忆,嘴巴变形。我操起电话,思索着哪个狐朋友狗友能可以惊扰一下。最后是打给了王萍。仍然是那个象没有睡醒、嘶哑的“喂”,然后是没说几句呵呵的笑。她永远是这样。我说,下雪了。她说,啊,真的!我说,约了多少回了,下雪了找几个朋友骑自车去逛胡同,可一直没有成行!她就呵呵地笑了说,可不是吗。二人又在电话里说有机会一定要践约,然而,就是再下几场雪,我们可能仍然成不了行;因为,雪是调皮,也是真正可以随意而为。与我看似轻闲,时间很随意地可以支配的表象,有质的区别。那些时间是鸡零狗碎的,要为了生存而工作着的人,那有时间能象雪一样飘得悠闲呢!
王萍问我下午有没有时间。我问有事呢吗?她说,有时间的话下午在小西天的中影有个看片会,一起吧!还说导演与主要演员都到会的。这种热闹我倒还没有赶过,算算时间,下午也真好还闲,就说,很想去,到时候有时间一定去。她说,好的,约是下午二点,我打电话你。
电影是《我们俩》,“一个孤寡老人住了一辈子的空荡荡的简陋四合院,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天,闯进来一个寻求住处的女孩,她的到来给这个空间带来了变化,老人的生活开始有了戏剧色彩,可是老人需要秩序,眼前这个女孩http://t4.baidu.com/it/u=2048711610,1007219729&gp=3.jpg子是一个常犯规的人,老人有很多禁忌,让她每一步皆有障碍。时间一天天过去,在生活过程中,两个人的关系似乎升华了,从互相排斥、警惕到互相关怀,产生友谊,似乎有些要想依为命的假,可是女孩子注定要走的,要继续过自己轨迹和生活,她必定要离开这个四合院,她只是一个短暂的过客,她的离开在老人的眼里就是那种突然其来的欣欣荣荣、希望、活的色彩的随之而去,荡然无存”。老人最后在女孩子的手机里出现,那是一个死讯。导演马骊文在她的阐述里说,那是二个“边缘性”的人,因为她们都是单独的,不被注意,无中轻重。这样的出发点,整个故事就被寄予了非常明确的关注意义。演员金雅琴说:“我看完这个剧本之后,失眠了,整个故事一片生活,没有说教,包括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演了一辈子戏,包括很多名著,但我从没有为哪一出戏哭过,可是这个本子,从我第一次看,到拍戏的全过程,就一直被它感动。”宫哲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21岁,她说:“它给了我一次整合情感的机会,使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一段特别的生命旅程,这段感情表面看起来不那么激越,但又不平静它是深沉。”金雅琴今年八十四岁了,眼花,耳聋,剧本都是要人读给她听的。她说,她很多时候是看宫哲的口形来接台词的。一个生命历程的刚刚开始的人,与一个生命历程就要结束的人,二个人在一起,不管是影片中,还是生活中,都是真实的,真实到不要去解读过去的生命,不要去展望那蓬脖的生命,仍然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关于生命中隐藏着的震憾。导演把这种生命力的起点与终点用四个季节来演绎,让冬天来开始故事的讲述,最后让它停留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那女孩子的手机里的死讯时,我们的关怀是迟到的了。
这二年,我一直在写一个有关父母年迈的生活故事,这种感触在我心里存在着,看《我们俩》,我的心是酸的,眼眶是湿润的。生活的俗世不可能因为一部电影而让我们改变多少,看完电影,还得去看一位朋友,他住在香格里拉大饭店里,里面温暖似春,而车窗外,雪花狂舞,太阳却在西边的天空出现(这场阵雪后来被称为北京这个冬天的奇迹),我只是想,我们见面的时候,我一定会跟他谈谈我的感受,因为,他也是一位很爱听这样的故事的朋友。
文章引用自:原创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