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5文书(86)

(2024-05-17 10:51:12)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活着

 

高校招生于文革中断后到70年开始恢复。当时实行的是免试的推荐入学,即所谓的工农兵大学生。这一制度施行到1976年;1977年又恢复以前的高考招生。

而说起来这个修理营书记之所以当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通过这一途径将来上大学。因为那些年部队每年都有推荐上大学的名额。尤其当他到修理营营部当书记以后,由于整日跟营首长厮混、关系熟。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你想要闹个上大学名额不是很容易的吗?

所以他从到营部不久即向营长和教导员表达了这一愿望,说希望将来有机会的话营里能给予照顾、优先考虑推荐他上大学。而对于他的这一要求,当时营长和教导员也曾满口答应。

可实际情况却是:在他当书记后的两次招生中,营里均未推荐他。当时教导员给出的解释是:工作离不开、让再等等。并且让其宽心,说最后一定帮他实现这一愿望。于是他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时间到了1976年春,这一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的工作又将开始。然而令他始料不及的是,这次的推荐名额仍未给他,而是给了下面连队的一名战士。当他向教导员询问时,教导员却依然搬出原来那套说词:什么工作离不开呀、营里需要他呀等等;并再次向其保证,说将来一定兑现诺言、帮其实现梦想;将来即使上不了学,提干时也会考虑云云。

那年他已给22岁了。而推荐学员的年龄是23周岁以下。所以如果这一年他仍去不了,就意味着他以后无可能上大学的可能,起码在部队上大学这条路是被彻底堵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0.5文书(85)
后一篇:10.5文书(87)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