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5文书(7)

(2024-02-27 11:55:14)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活着

连里那些工改兵、随军的老师傅们平时瞅着都挺隔色、挺不爱搭理人的。可他们对我都还行。

我最爱去的还是九班。毕竟那是自己呆了七个月的地方,人熟、活儿也插得上手。可去了几回以后发现情况已经不一样了。虽然大伙儿都很热情,可就是不愿意让你上手……

后来我也想明白了:尽管一般来说干活儿都喜欢有帮手,可谁也不愿意你只给人帮个半不拉子。好比你帮人绕电机,绕一半儿你忽然有事儿、颠儿了!你说让谁来接你这半不拉子的活儿呢?匝数都乱了,给你擦屁股那功夫比他自己重新干都费劲,还特容易出错。可见这种“帮忙”是不受欢迎的,因为可能越帮越忙!

所以后来我就不随便“帮忙”了,除非是那种伸把手就能完的活儿。

时间快得如白驹过隙,当兵第一年很快就结束了。

第二年是1972年,这一年有一件事曾让我魂牵梦萦,那就是上大学。

工农兵上大学是1970年开始的。1968721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关于上海机床厂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调查报告编者按中加了这样一段话:“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这就是著名的“七二一指示”。此后到19706月,中央批转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决定先在上述两校进行工农兵上大学的招生试点。试点两年后便开始在全国高校大面积推广。

也就是说1972年是全国各大学面向工农兵学员正式招生的头一年。那一年我们修理连很幸运,竟一次分到了两个大学招生名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10.5文书(6)
后一篇:10.5文书(8)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