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1“推荐”入伍(22)

(2023-09-10 13:47:07)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活着

说起当年知青下乡之初的口粮问题,其实国家还是有些照顾的,但后来发现照顾得远远不够。

比如我们刚下乡那会儿,因为下乡时间是在1968年冬春之际,大家知道在这个时候下乡已经错过上一年度的粮食分配了:1968年农民的口粮已经在当年的秋收之后分配完了。而知青于秋后下乡誓必面临下乡头一年没粮食吃的局面。

那该咋办?即知青下乡头一年的口粮问题到底该咋解决呢?

从理论上说当然应该由国家负担,而不能让知青个人解决。由个人解决一是从情理上说不通:是国家让我下来的、又不是我自己要求下乡的。二是知青离开城市户口和粮本都已经注销了,在普遍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社会环境下,你让我上哪儿弄这老些粮食呀!

那么由国家解决的话又该采取什么办法呢?我觉得无非两种:一种是先由知青所在生产队予以提供,然后将知青当年所耗口粮于该生产队同年应上缴的公粮数中核减。这是一种办法。第二种办法就是知青第一年口粮全部由国家负担。

说到这儿您就明白了:两种办法其实是一样的,即都是由国家来负担。只是在程序上稍有区别:第一种是先由所在生产队垫付,然后再从其应缴的公粮中扣减。说白了就是当年少缴点儿公粮。

但无论哪种办法里面都有个标准问题:即给知青头年提供的口粮应按什么标准?比如说一个知青一年给多少斤合适?这是其一。其二,在这个总数里面又该按什么比例配给:稻米多少、玉米多少、薯类多少,各占什么比例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