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推荐”入伍(5)
(2023-08-23 12:11:16)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活着 |
于是怎样呢?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瞒报或少报、迟报就是他们的对策。
瞒报或少报好理解。迟报对于生产队来说又有啥好处呢?其实也是大有好处的。
首先每年作为新垦荒地的新增耕地面积上报后,公社根据该新增面积核算公粮时,是不能按照“熟地”测算的。因为“生地”与“熟地”的实际亩产相差很大。用熟地亩产来衡量荒地,生产队显然不能接受。由于可见新垦土地上报得越晚、生产队获益越大。这样当新垦部分延报之后、该地次年的交公粮数仍须按“生地”计算,而实际它早已是一块熟地了。且不说瞒报期间该地生产的粮食还一粒未交公粮、队里全留作口粮分了呢!
那位可能说了:既然瞒报有那么大好处,为啥后来又报了呢?干脆一直瞒下去不得了?其实不然,因为这样做对基层干部来说风险太大;而且这种风险可能不只是给个纪律处分那么简单……
当然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生产队一直瞒报的田土。比如有一回一位老农就曾指着一块肥沃老田悄悄对我说:这是一块赫田,瞒哦起码有二、三十年喽!上面到现在都哈不晓得哩……
当然类似这种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至于一直瞒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其产量很高、队里实在舍不得报上去。
说到这儿我又想起来了:关于瞒报田土的情况并不限于新垦荒地,也包括土改田……
也许有人要问了:类似这种瞒报新垦土地的情况,上面难道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吗?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