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推荐”入伍(3)
(2023-08-21 12:53:32)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活着 |
生产队能有啥秘密?还别说真有秘密。比如说队里多年瞒报的赫(黑)田,这事儿你要给透露出去,那可是捅了大娄子!
与此相关的还有每年开荒的亩数。贵州荒山比较多,起码比邻省四川多得多。各生产队每年都得开荒;公社对各队每年垦荒数量也都有要求。按规定各队每年开荒的亩数都应如实上报。可如实上报的结果势必带来本队公粮数额的增加,这又是各队不愿承受或承受不起的。因此各队每年在上报开荒亩数时一般会有所隐瞒。于是这些被瞒报的新垦土地日后便成了“赫田”。当然也有一些新垦土地不会一直瞒下去,而是留待垦荒少的年份再报,以充抵当年完成垦荒任务的不足。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呢?主要是为了弥补本队口粮分配缺口。
讲老实话,那年月在农村基层当队干部也是挺难的:你想队里每年交公粮任务必须确保不说,而且交的粮食质量还必须达标。也就是说好粮食得先紧着国家;而剩下粮食也得能满足本队社员的基本口粮分配需要。
那会儿又没有计划生育的限制,娃儿社员们可以放开了生、可着劲儿地生!再说多生娃儿也有好处呀!因为那会儿分配制度就是“人七劳三”:人头份额占七成,而按劳分配的比例只占三成。既然分配制度如此、那谁还不尽想着给家里添丁进口呀?因为娃儿多就意味着粮食多,吃不了可以拿去卖呀!虽说是违法的,可架不住粮食需求大、有市场呀!所以上边再怎么想堵也是根本堵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