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4细娃儿们(8)
(2023-04-01 11:48:31)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活着 |
下乡那会儿我们榜上寨子里的娃儿基本都不上学。那附近有没有学校呢?其实距我们寨子不到五里远的地方就有一所。可寨子上的人们却好像都不动这个心思,没人想着把娃儿送去读书。人讲话:反正这个寨子里的人祖祖辈辈都是吃泥巴饭的,读书有卵用?还不是瞎耽误功夫!再说那会儿也没义务教育法,娃儿上不上学全凭家长一句话。家长若不开明、娃儿就只能被耽误。
再说那会儿的人读不读书、有没有文化,在种田上也显不出个高下。那年月种田全凭体力,农具就是锄、犁、耙、打斗之类,连风谷机、水车等农具就算复杂机械了。农业技术和机械化连个影儿都没有;文化和技术在种田这个行当里丝毫体现不出优越性,又凭什么吸引农民把自家娃儿们送进学堂呢?
所以在我印象里我们寨子好像没哪家娃儿去念书的。前面说过那个回乡知识青年书贵是个高中生,他应该算寨子上唯一念过书的人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娃儿们真是命苦,小小年纪就被赶下田、永远地被耽误了。你说这不误人子弟吗?
但没读过书不等于蠢笨。据我观察乡下娃儿脑瓜儿聪明的其实不少。当年我们寨子里的小机灵鬼多着呢,搞不好大人都被他们算计。
最能体现智力水平的应该是数学。而在数学能力方面我感觉农村娃儿一点儿不比城里娃儿差。别看他们许多人一节数学课没上过,可对数的概念却非常敏感。尤其当涉及价值判断和比较的时候更是如此。总之甭想占他们一丁点儿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