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4细娃儿们(7)
(2023-03-31 09:33:50)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活着 |
下乡前母亲怕我们在乡下理发不方便,便花三块钱买了把理发用的推子让我带到乡下。于是下乡后我便多了项任务:给同学和寨子上的农民义务理发。
自从有人看见我给同学理发,我的这门手艺便在寨子里传开了。从此寨子上的男人——不管大人还是娃儿就都盯上了我。除了几个剃惯光头的老者以外,寨子上大多数男人就都找我理发了,尤其是年轻人。
大人找我理发一是图省钱;二是追求时髦:许多年轻人见了我们的学生头以后便再不想去剃那个秃老亮或者理“马桶盖”了。
原以为给农民理发简单,其实并不容易。由于过去经常剃光头的缘故,农民的头发又黑又粗、跟猪鬃似的,剪起来很费劲:推子稍微推得深一点儿就剪不动了。理完一个头手臂肌肉酸得不行。
给娃儿们理发就更难了!首先理之前你得先帮他们把头发梳开,不然乱糟糟的咋理?可你知道梳一个头多难吗?就这么跟你说吧:下乡期间我光梳断的梳子就数不过来!后来我定了个规矩:来理之前先搁家把头发梳顺溜了,否则来了也不给剪!
给娃儿理发最不堪的还是对付娃儿脑袋上的那些虱子。农村娃儿脑袋上究竟有多少虱子呢?可以说多到数不清。刚开始时候还不知道,理到后来——尤其当头发剪短之后——就感觉不对劲儿了:当把手扶在娃儿头顶时,就觉得手心儿一阵阵麻酥酥的、仿佛有许多小虫儿搁手心儿里爬……到后来看见推子头上有许多血才明白了:原来这是给娃儿脑袋上的那些虱子施以腰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