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火盆留下的罪孽(2)
(2023-02-23 12:08:35)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活着 |
当年榜上也并不是家家都有火盆取暖的。许多人家就是在地上拢堆炭火取暖。再比如嫁闺女常见的嫁妆有衣柜、斗橱、餐桌甚至米柜等等,却鲜见有陪送火盆的。换言之,嫁妆里如果有只火盆,至少说明女方家是足够大方与用心的。
贵州的火盆都是生铁铸铁造的,很大、也很沉。一只火盆价值几何?不多,整十块钱。可你要知道那年月十块钱可不是个小数儿,即使在城里工厂也差不多等于一个三级工三分之一的工资,更何况农村呢?
下乡那年我们榜上生产队一天的劳动日值才合3毛8分钱;第二年因为队里添了匹跛腿马,可以帮队里拉脚搞副业,这才把当年的劳动日值提高了5分钱,合每天4角3分1厘2。你想在这种经济条件下,在乡下挣一块钱容易吗?
下乡那年我们仨男知青,一年干下来一共收入多少呢?拢共只有42块钱!你想买个火盆就要拿出我们三个“壮”劳力四分之一的年收入,搁谁谁会舍得?可见在那年月类似火盆这种东西还真不是想买就可以随便掏钱去买的。对任何一个农村家庭来说,都是且得咬咬牙才敢往外掏钱的。
前面说过,我们下乡后曾分别住过农民李黑二家和生产队晒房,都没住几天。后来还是住在我们寨子的、相邻公社的书记“赵啰嗦”发善心,让我们搬到了他那间正在建设中的大宅子去住,才暂时解决了我们居无定所、无家可归的燃眉之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