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3进京治病(27)
(2023-01-26 11:39:25)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活着 |
从贵阳坐长途车到瓮安以后,我没有再等去岩坑的车,而是选择步行回榜上。因为这个点儿已经没车了,要乘车的话得等明天、还要在县城过夜。而此时我早已归心似箭、不想等了。
从瓮安回榜上最近的路也有40里,且全是山间小道。而车到瓮安县城的时候已是下午四点来钟。眼瞅着天色渐晚,路途又崎岖多险,为啥还做这种选择呢?除了前面说的归心似箭的原因以外,其实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利用这个机会检验一下自己病愈康复后的身体状况,测验一下自己的体力和耐力,为迎接即将面临的繁重体力劳动做一个预演。
当时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40里山路用四个小时走完。如果单从距离上看,实现这个目标应该是有可能的。可路和路不一样:即使是健康人要用四个小时左右时间走完40里山路,也是一件很要劲的事情,何况我还是大病初愈;而且其中一大半儿路程需要连续翻越数座陡峭崎岖的山岳,难度可想而知;尤其在对路程又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途中要是迷了路时间上就更没有保障了;而万一不知什么原因耽误了,那就得赶夜路,那样的话困难或许更多……
由此可见,当时做这个决定还是要面临许多风险的。
可我当时就是想利用这个机会检验一下自己的耐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能力,所以尽管明知有许多困难和风险,也没有任何的犹豫。
我在街边连着向几位老乡打听路线,并依据多数人的回答确定了一条最合理、最靠谱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