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弹爱》的系列评论
(2015-05-20 16:51:12)
标签:
李恒昌弹爱评论文化 |
在“先人之爱”里,赋予流传千年的爱情以新的生命;在“书香之爱”里,用真情祭奠那些令人心碎的爱情;
在“可遇之爱”里,告诉人们那些可遇不可求的爱看似偶然其实必然;在“光影之爱”里,还原荧屏浪漫爱情以现实主义色彩;
在“虚拟之爱”里,揭示虚幻爱情的现实可能性、多变性和多样性。由此我们发现爱情竟是这般美好和神秘,爱是一项事业,需要呵护,需要耐心经营,更需要付出整个身体和心灵。
读者定位:大学生、年轻都市白领。
让真爱慰藉我们的心灵
——读李恒昌《弹爱》
文 / 张 嶔
第一次拿到《弹爱》一书的时候,感觉名字值得玩味,甚至不自觉的想起了一首少年时格外动容的小诗《农家姑娘》:“清凉的河水,洗她乌黑的头发,轻轻把手一扬,弹出满天星光,悄悄告诉,给她胭脂的夕阳,她就要出嫁,做新娘”。简单的图画,简单的幸福,满天星光下幸福的憧憬,多年以来,总是心中最温暖的一丛炉火,熄灭了许久,映入眼帘的题目,封面上牵手眺望的图画,还有封面上方一丛灿烂的繁星,无意中,却仿佛泛起几多闪亮的火花。
说起“爱”这个词,实在是不新鲜了,比起少年时那时代人的羞涩,这时代却已经是一个人人“言必称爱”的时代,就像十几年前的谈恋爱,想说一句“我爱你”,那需要多么莫大的勇气,几度的辗转反侧,风风雨雨的相濡以沫,一字一句说出来的声音,或许就是沉甸甸的一生。而今呢,影视剧里的言情情节,表白总是变得简单,海誓山盟总在贬值,对天发誓越发的容易,做到却日益的难。千斤重的词语,这一代人说的多,说的轻松,却也日益的轻飘飘起来,飘得却让现代人迷茫,就像女作家朱文颖在她散文集里的那一声追问:我们的爱上哪里去了?
是啊,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技术的进步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交流越来越简单的时代,走进人的心灵,唤醒心心相印的爱,似乎也在变得越来越困难。听爱听得多,说爱说的多的现代人,找爱却越发困难。宝马香车的幻想中,流行时尚的浮华里,隐藏的却是最简单的幸福愿望:有一个温暖的家,真心对自己的人。找寻这个简单愿望的路上,我们的方式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从过去的一见钟情,相亲,到今天埋头互联网,上征婚类的电视节目,可除了徒增几多新闻谈资外,又究竟成就了多少幸福?
带着种种的疑问,打开了这本《弹爱》,却渐渐开始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这本书的题目一样,这本书的内容,回答的也是一个简单的命题:怎样去找寻最真实,最简单的幸福。作者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以从传统到现代,从现实到虚拟的各种篇章,以一篇篇优美的文字,直击了现代人在“爱”这个命题上的迷茫困惑,并给出了一个让我们欣慰,却同样真实的答案:真正的爱,愿望是简单的,寻找的过程,同样也是简单而真实的。在信息量日益增大,被浮华笼罩的现代社会中,它像一双温暖的手,拨开重重的迷雾,触动我们的心灵。
这本书的每一篇文字,篇幅都不算太长,但是涉及的面很广,如果用书画来做比喻的话,它仿佛是一幅写意的山水,每一笔似乎都随兴所至,却真实勾勒出我们生活的风貌。每一篇作品里的主人公,身份,生活背景各异,却仿佛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甚至是感同身受的个人,他们的困惑,也同样是我们曾经遭遇,或者是曾经耳闻目睹的。解答困惑的方式,也许就是我们明天就会经历的过程。这是一本以爱的名义,表达对爱的理解,以及对现代人在“爱”的道路上的祝福的书。最简单的幸福,隐藏在字里行间,跃然纸上的画面,也许就是我们明天幸福的渴盼。
如果问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或许还是要回到那一首曾经感动过我们的小诗中,“弹”出来的“满天星光”,照耀了每一个渴望爱的人,寻找爱的一条道路。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最大意义罢。
真爱是一种信仰
文
/ 米雪
我坐在一家咖啡店靠窗的座位上,手里捧着李恒昌老师的新书《都市心情系列·弹爱》。搅拌着杯中的精致小勺,我翻开了它,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把心爱的焦糖玛奇朵遗忘在圆木桌的角落。
李恒昌老师的文字优美流畅,更重要的,直指人心,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与普通的情爱小说不同,任何阅读过程中的磕磕绊绊、打结全都没有遇到,就好像轻啜一小口咖啡,顺滑无比的感觉令你有着一饮而尽的冲动。这样就说通了,为什么我把手边的焦糖玛奇朵都丢下了。
《弹爱》共分为五个章节,讲述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每个故事的主角都以自己的方式向读者传递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真爱无价,只有懂爱之人方可获得爱。
在“先人之爱”里,我看到了充满真性情的“野合”,感受到了柳河东为爱勇敢守护的“狮子”精神,,品尝到了世上最值得一喝的“毒药”……恍惚间,我似乎有一种错觉,此时此刻,我正躺在时光的隧道里,用心去聆听那穿越时空的爱的呼唤,因为我们如此地“相信真爱的力量”;在“书香之爱”里,作者用充满感性的笔端,为我们描述了真爱的弥足可贵,“爱,超越三界,不是为修行,只为与你相遇”;在“光影之爱”里,作者对人性的真善美进行了全新的剖析,“人生中有三大宝贵元素:真、善、美。世俗生活代表真,宗教情怀代表善,艺术世界代表美”,“世俗生活是灰色的,宗教情怀是淡蓝色的,而艺术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人活在世界上,要安于世俗生活,立于现实生活之中,是谓求真;无论社会如何对待自己,都要保持宗教情怀,是谓求善;无论生活压力多么巨大,都要有自己小小的艺术追求,是谓求美。由此,我们的心灵会有一个美丽而充实的空间”。
如今的社会,利益当前,一切全让步于物质,经济观念貌似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价值观”、“人生观”。以精神的自由为基础的爱情正在人们内心隐遁,取而代之的是空洞、畸形的欲望。《弹爱》一书让我们重拾信仰、向往爱情——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绝不会被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替代。因为,真爱赋予的是细小的感动,是日复一日的相濡以沫,是一顿粗茶淡饭,是出行的十指紧扣,是诗歌的字里行间,
爱情在李老师的笔下,就像一首首老情歌,尽管充满着岁月累积的沧桑,却悠扬浓郁,拨动我们的心弦,给我们温暖与启发,永远都不会觉得过时。香珠水晶般的文字,虽有着软绵绵的调调,其蕴含的自强、自立、自爱却刚硬无比。
爱,不是我们早已淡漠的东西,应该是我们内心深入的向往。
当我们以为自己的爱情不够波澜壮阔,不够惊涛骇浪时,《弹爱》让我们知道,最伟大的爱情是用时间来在证明的,平淡的爱情才是千古绝唱;当我们被爱情伤到体无完肤,爱无力之时,《弹爱》让我们明白,爱与被爱都是需要学习和锻炼的;当我们总是对爱人不满,苛责到手的幸福时,《弹爱》又会揭示包容是爱的极致。
细细品味,爱是一种信仰,它令我们行动起来,去付出也好,去关怀也罢,只因身边有你。感谢李恒昌老师,在这个物欲横流和快餐文化泛滥的时代里,给我们带来一本这么厚重而精致的书,让人读来不仅引起精神上的共鸣,同时也使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洗涤。
下饭菜的琦色
文 / 张霞
李恒昌其人,如果用美食来作比,定是官府菜,是要嚼出筋道的法国牛排——讲常识,句句都是断根儿的道理;各地风土人情、民间轶闻、左道偏门,有鼻子有眼儿,诙谐得一塌糊涂;人情世故、职场见闻,机关妙递、增智益寿……
之所以能够如此,除了学问素养外,也与他自身的经历分不开。与官场、文人皆沾点边的职业,兼职体育评论,练达世情,所以指点起江山自然弓马娴熟,又兼有运动员般激情,话锋如刀。印象中这样的人物但凡著言,必然少不了微言大义的味道——比如他的《大地独步》、《沧桑看云》,精致的文字背后依托厚重的历史;比如他的《王小波小说误读》心灵咖啡》,操刀而立,刀光闪处,矫情、虚饰像肿瘤一样纷纷剥落。
也因此,初见这本貌似情调主义的《弹爱》,有些诧异,如斯人物该是哲思启迪,该是令人正襟捧读,怎地……?细细翻阅,渐渐《红楼梦》中的某个名词冒进脑海:茄鲞。
原本缀饰生活的爱情话题,一来被人千古翻唱吟弄,想必难有新意;二来,总归有点下饭菜的感觉,情场风云并非时代正餐。读完《弹爱》之后,方发觉,即使是被人嚼过千万遍的茄子这般的下饭菜,却总还能做出你未曾想过甚至不敢相信的味道。
全书分五个部分,“先人之爱”、“书香之爱”、“可遇之爱”、“光影之爱”、“虚拟之爱”。
第一章为“先人之爱”,孟姜女、西施、褒姒、虞姬等千古爱情,如果换成别人,一定是面色冷峻,而我们的李恒昌眼睛乜斜着,嘴角挂着一丝坏笑。同样是讲唐婉儿与陆游的爱情,李恒昌这样安排了结尾,临死前的陆游告诉懊悔道歉的母亲“没有对不起,我爱她的毅力居然不能战胜你驱赶她的顽固和脾气!”
第二章“书香之爱”,有莎乐美、有王小波、有泰戈尔的书、有阿赫玛托娃的小说,原以为会是端庄小资或者趣味情调主义。相反,我看到了他不止赞颂“山楂树之恋”般的纯爱,也书写街头巷尾、打情骂俏麦当娜,书写红衣配绿裤的享乐主义者莎乐美。置身其中,活色生香、热烈人间。
爱昏了头的女孩子哪里会知什么善与恶?是与非?她可以把黑的看成白的,把死亡当成盛典——“可遇之爱”专职讲述爱情里的明抢暗箭,写出华美皮袍上的虱子。《避免离婚的绝招》、《爱情的PH值试纸》,精辟的金句不时跳出,调侃般言说着我们无法说的,爱情的偏执,还有阴凉。
金基德的压抑、姜文的梦呓,“光影之爱”借助经典电影里的爱情故事,引申出作者的爱情感悟,却也从中泄露了作者也是所有男女的某个倾向——容易被那些有缺陷的人或故事吸引——“光影之爱”中的爱情大多带有野生动物般的蛮力,去撕掉男女之间那层温情的面纱,但这夸张变形荒诞的光影故事中,谁又敢说没有我们自己的影子?
所谓爱情,免不了粉饰,资讯时代尤甚。第五章“虚拟之爱”多为网恋故事,隔着地域,虚拟世界里往往少不了,装扮自己,粉饰自己与人建立关系其实也是真实,但因为真实的自己已经变形,获得感又是否能与真实的自己取得连结?
读完整本书之后,你会发现,爱情如这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营生更加诡橘莫测,更能映照出人生哲思。如果您还仅仅认为相较时政经济、国计民生,爱情只是正餐后的一道下饭菜,但一味茄子用十几只鸡来配,点出气派的早就不是茄子本身,倒是如此用山珍海味模式做出原本下饭的“阿物儿”,才足见功夫吧!
只因生之苍茫,所以爱之深沉
文/凌永放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我读到了李恒昌先生即将出版的《都市心情系列·弹爱》的样书。这是一本让我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的书,其中的一些篇章,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过多少遍了,而且每读一次,感动一次。
多年来,我已经养成的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睡前和晨起时,都会读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书,否则会睡不着,或者不会完全清醒。所以,我床头上的书,基本上都是我最好的“安眠药”和“催醒剂”。记得第一次读《都市心情系列·弹爱》这本书时,我是从深夜开始读的,当时也是把它当成一剂“安眠药”。然而,没想到的是,这剂“安眠药”不但没有起到安眠的作用,反倒让我越读越来精神,竟然一口气读到凌晨。不知不觉间,东方已经泛白,但书中那一幕幕缠绵、细腻、幽深的爱情绝唱却依然萦绕在我的心头,迟迟不肯散去。
李恒昌先生的文字不但优美流畅,而且直指人心,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不管是对于古老爱情传说的追述,还是对于现代爱情故事的描写,他都能够通过自己的直觉,以充满灵性的笔触,将故事的情节与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对于人物的心灵、语言和动作,更是刻画得细致入微。
本书共分为五个板块,在“先人之爱”里,我感受到了充满真性情的“野合”,看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狮子”,品尝到了世上最值得一喝的“毒药”……恍惚间,我似乎有一种错觉,此时此刻,我正躺在时光的隧道里,用心去聆听那穿越时空的爱的呼唤;在“书香之爱”里,作者用充满感性的笔端,抒发了自己对真爱的向往,“爱,超越三界,不是为修行,只为与你相遇”;在“光影之爱”里,作者对人性的真善美进行了全新的剖析,“人生中有三大宝贵元素:真、善、美。世俗生活代表真,宗教情怀代表善,艺术世界代表美”,“世俗生活是灰色的,宗教情怀是淡蓝色的,而艺术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人活在世界上,要安于世俗生活,立于现实生活之中,是谓求真;无论社会如何对待自己,都要保持宗教情怀,是谓求善;无论生活压力多么巨大,都要有自己小小的艺术追求,是谓求美。由此,我们的心灵会有一个美丽而充实的空间”。此外,作者还对“爱情只能存活十八个月”的谬论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批判:“只存活十八个月的爱情只是纯粹自然意义上的爱情,有责任意识的自觉的爱情永远不止存活十八个月。她超越青春,超越光阴,甚至超越生命。”……
总之,李恒昌先生在这本书中所写的,不仅仅是爱的绝唱,更是对生命的感悟和人生的思考,从中可以作者对于人性所具有的敏锐的洞察力。可以说,《都市心情系列·弹爱》这本书,读一遍,可以了解什么是真爱;读两遍,可以感悟生命的真谛;读三遍,可以启迪人生的哲理……
感谢李恒昌先生,在这个物欲横流和快餐文化泛滥的时代里,给我们带来一本这么厚重而精致的书,让人读来不仅引起精神上的共鸣,同时也使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洗涤。
让我们一起重拾爱的信仰
在这现这样一个商业化的社会,人们头脑中装满了经济观念,让物质与利益逐渐占领精神的空间,以精神的自由为基础的爱情正在人们内心隐遁,取而代之的是空洞、畸形的欲望。
《都市心情系列·弹爱》一书重新拾起“爱情”——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希望以作者香珠水晶般的文字,把读者带尽那个久违了的姹紫嫣红的爱情的世界。
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天下不会有两份相同的爱。每一份爱的内容是不同的,其演义的方式千差万别,但所有爱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那就是真爱都是以人的生命为基础产生的。
本书讲述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每个故事的主角都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向读者传递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真爱无价值,只有懂爱之人才获得爱。但是故事的主角获得真爱的过程所辐射出来的哲理是无穷的。从这些哲理中,读者可以获得对爱、对生活、对人生启发。
书中的故事就像一首首老歌,其中的情节和旋律充满着岁月的沧桑,但是它们总是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启发、让我们振作,因为其中表达的是我们久违的感情,是我们早已淡漠的东西,是我们内心深入的向往。
在《都市心情系列·弹爱》中,我们看不到教条,只有感动。感动于那些在平凡里生活的人们却演义伟大的爱情。《都市心情系列·弹爱》通篇给我们这样一种信念:人生在世,又有谁可以无拘无束,人生总是充满着无奈与缺欠,但我们不应该让红尘把双眼蒙惹,而应该在有生之年好好的追求一次。
作家张小娴说:“爱上了你,我才领略思念的滋味,读《都市心情系列·弹爱》时,能让爱情的百味再一次洗礼你。
烟花易冷,真爱难消
文
/ 窦 岩
我坐在一家咖啡店靠窗的座位上,手里捧着李恒昌老师的新书《都市心情系列·弹爱》。
抚摸着封皮的两个字:弹——爱!为何是此“弹”,而不是彼“谈”呢?
其实,我并非不懂“谈”和“弹”的区别,只是惊讶于作家的淡定和超然。爱,于我的体会,是与生,与死一样深沉坚忍的东西。有爱就必要有恨,有伤心,有痴心和堕落吧?李老师竟能够玉指轻抚,娓娓倾诉,不着痕迹,不落俗套,以琴声代心声,实在是别出心裁。
怀着一种对爱情的虔诚,我慢慢地打开扉页,饶有兴致地读起书来。通常我的习惯,是一本书跳着读,但是这一次却恰恰相反,刚看过十几页,我就被作家字里行间的思维吸引住了,舍不得落看一个字,似乎感觉少读一部分,都会影响我与作家的“交流”。
读完整本书,望着窗外车辆如织,我豁然开朗,方知道李老师的用心良苦。
爱是一道无解的题目。这个世上,已经有那么多自认为够理智,够聪明,够有学历,有能力和有魄力的人,都在爱的国度里无家可归,如若哪个人再去与朋友们去“谈”爱的方法,爱的技巧,“谈”该怎样爱得有理,爱得正确。恐怕,结果是,我们都不会爱,不敢爱,闻爱色变,甚至未及爱心先死了。
爱情在李老师的笔下,与梦,与酒,与歌声一般,或沉郁,或悠扬,或飘渺,抑或激情,就像你的心弦被拨起。于是,便千回百转,于是,便余音不断…….而阅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更多的,却是理性的思辨。
当我们盲目地以为爱情大于一切,过分追求爱情时,《都市心情系列·弹爱》告诉我们,自强,自立,自爱才是王道;当我们以为自己的爱情不够波澜壮阔,不够惊涛骇浪时,《都市心情系列·弹爱》让我们知道,最伟大的爱情是用时间来在证明的,平淡的爱情才是千古绝唱;当我们被爱情伤到体无完肤,爱无力之时,《都市心情系列·弹爱》让我们明白,爱与被爱是都需要学习和锻炼的;当我们总是对爱人不满,苛责到手的幸福时,《弹爱》又会揭示包容是爱的极致。
我想,爱是一首唱不的歌,你永远都不会觉得它过时。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要研究爱,而是感悟爱;不是要寻觅爱,而是发现爱。
假如,你渴望在爱的世界里淡定,从容,游刃有余;假如,你正坐拥一份需要成长的爱;假如,你急需爱情来温暖这个冬天;假如,你还相信爱,就不妨与大师们来“弹爱”。
用你的心而不是头脑来触摸爱,用你的灵而不是计算来开启爱。
一本好书的魅力,也许就在于此,它可以抚慰你的心情,涤荡心灵,开启智慧。
你和我,我不敢说我们哪一个人不智慧,关于爱的大道理也懂得很多,但是真爱来临时,我们都未必能看得清。爱的魔力,无孔不入,深入骨髓,谁不被消遣的欲罢不能,你都不算真的爱了。
前一篇:鲁壁前的缅怀与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