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昌哲学笔记5:形而上学与极端思维
(2015-03-03 10:00:41)
标签:
哲学笔记思维极端化文化 |
恒昌哲学笔记5:形而上学与极端思维
李恒昌
众所周知,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便是全面地、发展地、联系地看问题;而形而上学却与之相对立,是片面地、静止地、孤立地看问题。这是我们多年来所坚持的一种观点或者说区分标准。
但是,这一观点或者说标准,于现实生活中却并不全面。因为,除此之外,形而上学还有一个致命问题,就是思维走极端,极端看问题。
用极端思维看问题,有些表面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极具危害性。
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这种思维现象并不鲜见。
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极端思维方式,大概应该属于“白马非马”论。
“白马非马,可乎?”曰:“可。”
曰:“何哉?”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这一观点,看似有道理,其实是走极端的奇谈怪论。
现实生活中,曾有一个人到中国人民银行信访办公室。信访办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他:请问,你有什么诉求吗?
一脸真诚地说:我说,你们中国人民银行也太不负责任了。
信访人员不解,他说:人民币上应该印上如有丢失,概不负责。这是常识,可是,这么多年来,你们一直没印。这属于典型的不作为!
信访人员笑了:是不是你丢了很多钱?
听了这话,他格外生气:你们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提这条建议,纯粹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他的观点有没有道理,当然有,但是,这种道理,是极端主义的道理,也可以说是无道理。
还有一个笑话。一个人手指断了,去医院看大夫。
大夫问,怎么个情况。他说,我大概有强迫症。
大夫不解,手指断了与强迫症有什么关系。
他回答说,十根指头,九根都响,就这一根不响。于是,我便——
这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极端思维的人,最终很可能成为强迫症患者。
因此,反对形而上学,千万不要忘了反对思维极端化!
2015年3月3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