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初开:石头也疯狂
标签:
历史石器时代石头趣味文化 |
混沌初开:石头也疯狂
——趣味中国通史01
李恒昌
史前时代,我们的祖先从树上下来,逐步学会直立行走,并由“高跷动物”变身为“踏地动物”。
在动物凶猛,危机四伏的恶劣环境里,先人们靠什么保护自己,并不断繁衍,生生不息?也就是说,上古人在大地上活动,他们赖以生存的“撬动地球的支点”抑或“生存密码”究竟是什么?
答案有并且只有两个字:石头!
纵观人类史前史,既是人类从能人到直立人再到智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活生生的“石头”发展史。所谓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对于石头一词,百度百科如此解释:
一般意义上的石头,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质地坚固、脆硬。可用来制造石器,采集石矿。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石头来生火。
石头,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当初人类选择石头,实则有一种独特的渊源。
那个时代,遍地洪荒,野兽狂奔,从树上主动到地上谋生的人类,经常遭到野兽的攻击和追赶。
遇到攻击之时,弯腰寻一件利器,作为防身或反击的工具,是很自然,也是潜意识的正当防卫行为。
那个时代,金属还没被发明出来,大地上缺很多东西,唯独不缺的是石头。于是,石头便有幸成了人类弯腰捡起的第一选择。
除此之外,人类之所以选择石头,还与石头的两个基本特性有关:首先是它的坚硬,有时可以砸破猛兽的脑袋;其次是可以掷出一定距离,避免近身肉搏。
相比于石头,木棍防身就没有这种特点。
问题绝不止如此,人类对于石头的运用,并不仅限于防身。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开始运用石头这一特殊的工具,完成新的使命。主要包括:
由单纯的正当防守,到防守反击或全攻全守——狩猎。
由单纯的对付野兽,到应付日常事物——生活。
由应付动物和其他事物,发展到对付脚下的土地——耕种。
自此,石头作为人类的主要工具,实现了完美升级。
历史学家和哲人,将史前史划分为三个时代: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说法,也可以叫石器的三个不同版本或等级:石器1.0、石器2.0和石器3.0。
从石头的用途来看,旧石器时代,石头主要用来狩猎;中石器时代,石头主要用来生活;新石器时代,石头主要用来耕作。
无论怎样,那个时代,石头都是人类最重要的工具或曰武器。石头之于人类堪比现时代高级轿车、大能力手机,甚至网络更重要。
那个时代的翘楚,不是腰缠万贯的大款,也不是理论上的精英,而是熟练掌握碰砧、摔击法、锤打和砸击等方法,能够制造出精美、实用石器的“技术能手”。
那个时代被人羡艳的人,不是“高富帅”,不是“白富美”,而是那些能够制造并拥有具有砍砸、刮削、雕刻等功能的石头的人。
那个时代,有石头的人就有未来,有石头的人就好找“对象” 。
石头就是生产力,石头就是效率,石头就是金钱。
石头承载着人们的梦想,石头代表着部族的荣光。
正可谓,石头也疯狂,石头也风流。
百万年之后,西侯渡之所以留名,就在于在这里曾发掘出32件石器。
几十万年后,丁村之所以为人瞩目,就在于他们当时曾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丁村尖状器。
一万年后,鹅毛口村之所以引来诸多专家,就在于这里出土了无数当时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石头斧、石锄头和石镰刀。
石头也疯狂,石头也风流。
风流莫过石器碰撞可以生出火,引来星火燎原文明之光。
风流莫过女娲补天匡扶天下,救万民水火之中,最终也靠石头补苍天。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冶炼技术的发明,铁器、青铜器和瓷器的诞生,曾经疯狂的石头风光不再,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社会进入“后石器时代”。亦即玉器时代。
后石器时代,石头除了作为建筑材料,基本上别无用途。只有一部分材质特好的石头,用于收藏、装饰、雕刻或者交易。
现时代虽然石头已经退出社会的舞台,不再是社会的明星,但它们作为历史的见证,却永远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因为,它们正以“化石”形态,见证历史,面向未来。
只是,曾经风流的石头,已经变身沉默的石头。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沉默的石头,金子般无音。
2013年8月9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