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哀悼著名诗人雷抒雁先生

标签:
李恒昌悼念雷抒雁文学诗人 |
深切哀悼著名诗人雷抒雁先生
李恒昌
刚才在新浪网浏览新闻,不经意间看到著名诗人雷抒雁去世的消息,顿感心情格外灰暗。尽管春节刚过,尽管今天又逢情人节。
雷抒雁先生是新时期著名诗人,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诗人。他的诗大气磅礴,正气浩然,始终抒发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对真理和正义的赤诚追求。他那首著名的《小草在歌唱》曾让我热泪盈眶,并多次反复阅读,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后来,我曾在床头摆放着他的诗集《泥土在歌唱》,没事儿的时候经常拿出来翻一翻。每翻一次,都有一份新的感触。有一段时间,我曾模写过他的诗作,但终因自己功力不够,始终没写出什么名堂。
非常荣幸的是雷抒雁先生曾经担任过我的指导老师,亲自批改过我的习作。1995年,我报名参加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函授学习。当时,雷抒雁先生担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函授学院聘请他亲自担任部分学员的指导老师,我有幸成为他的一名学员。
按照学院的规定,参加函授学习的学生,毕业前每人要交一篇习作,由指导老师亲自批改。当时,我上交的习作是游记体散文《日照三题》,内容包括:遥望丁肇中、好大一棵树和追思刘勰。习作上交后,考虑到雷院长工作比较繁忙,对能否亲自批改,并没有抱多大希望,也没有放在心上。
令我没想到的是,雷抒雁先生不仅在百忙之中对我的习作进行了认真点评,而且将他的点评刊发在函授学院的学报上。全文如下:
“日照三题”,值得一读。
日照不能算大地方,了解它的人不能算多。可日照也和祖国的许多不很著名的地方一样,有着丰富的历史,有着动人的故事,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册上,放射过光彩。如今,它们像一棵大树,根深叶茂,默默地开花结实。
李恒昌以饱满的激情,细微的笔触,丰富的知识把日照介绍给了读者。读后,让人添学识,增激情,心向往之。
《日照三题》写得好,在于作者把情、理、知融汇在一起。无论说古,无论论今,他不卖弄,不炫耀,不堆砌;且不矫情,情从事理而出,引人入胜。在《好大一棵树》中,作者还以绿树为意象,写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深叶茂,充满了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游记散文,最忌讳面面俱到,如同导游——宣讲;亦忌抚今追昔,浮泛议论。李恒昌选的三个角度都瞄准了日照最宝贵,最有特色的东西。他对丁肇中、刘勰的介绍,也不是东抄西拼,浅尝辄止。虽非学术论述,却有一定深度,可贺。
看着雷抒雁先生的点评,我激动很心情,感慨颇良多。我知道,雷先生的点评,更多的是对我的鼓励和褒奖,意在激发我的创作信心和欲望。但我将其视作无上荣光,在内心深处珍藏。多年来,我之所以能始终对创作保有一份热情,并多少取得一些进步,毫无疑问与雷抒雁先生的鼓励有一定关系。
我虽与雷抒雁先生未曾谋面,只是书信和作业来往之交,但他对我的谆谆教导,始终铭记在心。如今,恩师去世,令我倍感苍凉,心绪难平。
蛇年开元倒春寒
诗坛痛失搏击雁
一代恩师西归去
纵逢佳节亦怅然
诗文青青担道义
诲语谆谆教我前
春风作别不相见
浩浩风范耀人间
2013年2月14日(大年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