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爱论14:失恋是人生的一场大病

(2013-01-05 12:15:22)
标签:

李恒昌

性爱论

爱情

失恋

情感

性爱论14:失恋是人生的一场大病

 

李恒昌

 

 性爱论14:失恋是人生的一场大病

 

性爱的哲学核心是:我爱你,你爱我!

 

——题记

 

 

严格意义上说,失恋也是爱情的一种,是一种“另类极致”爱情,属于“负爱情”。

失恋并不是爱情的必然阶段,但一旦经历,必然是最痛苦的阶段。

按照传统的说法,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得志,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其实,失恋也应该属于人的一大不幸。

失恋最大的特征是痛苦,而且是绝对的痛苦,没有一点幸福的痛苦。

失恋的痛苦,没有经历的人不知道其中的滋味。

 

我刚失恋了,像塌了天一样,心里痛苦得要死掉了。每天就一直哭,一直哭,哭得天昏地暗。而他是铁了心要和我分的了。表现上说冷静冷静,但实际上,我知道他是想把伤害减到最低。不想留有遗憾。彻底放下。我内心痛苦不堪。谁能给我点启示,虽然我知道时间能改变一切。我怕再也找不到喜欢我的人了。很伤心很难过。

 

这是网上一个失恋者的心声。

 

失恋不同于分手,分手是双方的“共同决定”,失恋是单方面的行动。

 

失恋的表现和标志,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

外在形态上看,是两个原本相恋的人“分手”,而且一般是其中一方率先提出。

内在情感上看,是自己所爱的人不再爱自己了,或者失去所爱的人的爱情。

从失恋的本质来看,失恋是相恋一方,单方面终止或撕毁彼此相爱的“心灵契约”。

原本两人是彼此相爱的,是彼此奉献和给予爱的,而且这种爱,有一个不用言明的继续发展的“心灵约定”,失恋就是一方单独撕毁了这个约定。

 

失恋的痛苦,源于对方单独终止“心灵契约”给己方造成的严重伤害和精神损失,而且对方不必承担任何责任。

已经付出和奉献的爱不再回来,而且想继续付出和奉献爱对方不再接受,对方也不再给予自己爱。这便是失恋者痛苦的根源之所在。

 

周国平先生说,人活在世上,有两件事情:干事业,谈恋爱。干事业是取得众人的确认和认可,谈恋爱是取得另一个人的确认和认可。

从爱的本质来看,恋爱是一个生命个体对另一个生命个体的绝对意义的承认。

以此推理,失恋便是那个曾经承认自己绝对意义的生命个体不再承认自己的绝对意义。

 

因此,失恋容易摧毁失恋一方的信仰、价值观念、自我认知立场等等,甚至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失恋的痛苦,与爱的深度成正比。爱得越深,痛苦越大。

 

最容易度过的失恋是刚开始恋爱,而且是淡淡的恋。

最难度过的失恋是正处在热恋,一切来得那么突然,而且对方把“中断合同”的责任推给自己。

最令人痛心的失恋,不是对方不爱自己了,而是爱上了另一个人。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一次失恋意味着得了一场大病。

 

网友“湖古西西”这样记载她的失恋:

 

这是我生病第四天。如果说从生病到痊愈,我就跟黄小仙失恋一样,走过最难熬最骇人的第一阶段。这期间不仅对事情的发生充满了无力感,还有更可怕的胡思乱想否定自我。剪不断又理还乱。

突然觉得,失恋就跟生了一场病似的。

病的时候,小病倒还好说,朋友照顾关怀,甚至大呼小叫说你丫的别把感冒发烧当癌症晚期整,别把我们当你特级护理使,打完针赶紧提了裤子的出来。大病住院一类的,朋友却压抑着情绪,生怕一句话插病人心头。病人也明白,还不得不装出一份坚强,强颜欢笑,拍着胸脯,求您别以为我有多大的事。

就跟失恋一样。或者,失恋就跟生病似的。甩人的生的小病,被甩的生了场大病。病情完全取决于对感情的承受和投入能力。

可是失恋也好,生病也好,总不能一直耗着,要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告诉自己,未来还有多美好。

谁没生过病。谁没失过恋。

 

有关专家曾专门研究归纳过失恋者的这种病态表现:

 

1、悲伤、痛苦、愤怒与绝望。有的人失恋以后,在情感上首先会产生极大的悲伤和痛苦,随之而来的便是愤怒和绝望,很可能产生卤莽的异常行为。如自杀、殉情、报复他人等。

2、强烈的报复心。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一些感情受到欺骗、玩弄的失恋者身上。他们为了宣泄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可能采取非理智的极端行为,甚至干脆以自己的沉沦来报复社会和他人。

3、强烈的自卑感。有的失恋者因自尊心受挫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有的甚至从此拒绝爱情,性格变得孤僻、古怪,严重者有自杀念头或行为。

4、迁怒与他人或事。失恋后,有的人易将消极的情绪迁怒于人或事物中去。如易发脾气,对任何事都觉不顺心,容易发怒,这种无端的迁怒常会导致行为偏激。

 

不管怎样,对于失恋者来说,失恋之后的最重要任务,便是将失恋给自己造成的伤害和带来的痛苦在最短时间之内消解、消化,并降低到最低程度。

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正确路途。

应该看到,对失恋的过度表现,都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而且是拿对方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因为,失恋是对方率先“爽约”。

对方单方“爽约”是对失恋者的第一次伤害。

失恋者如果思想和行为过激,将是对自己的第二次伤害。

如此以来,便有了“双重伤害”。

 

失恋者要想尽快走出失恋的痛苦。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1、敢于正视现实,勇于接受失败——接受的本质是承认现实。

失恋只是感情上的一次失败,要敢于面对失败,接受失败,并从中吸取教训。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2、不迁怒对方,也不怪罪自己——宽容的本质是原谅。

对方单方“爽约”,只要不是欺骗,人家有这个权利。“爽约”的是对方,不是自己,错误在对方,不在自己。

3、面向未来,多考虑今后——放眼的本质是发展。

尽快忘记过去,忘记痛苦,一切向前看。相信自己的未来更美好。

 

你走东来我闯西

横下铁心我离开你

横下铁心我离开你

不信我就寻不到爱我的

 

为了尽快走出失恋的阴影,可以做以下10件事情:

 

1、果断断绝与对方的一切联系,清除其所有痕迹。包括归还该归还对方的东西,不留任何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删除对方的手机号、QQ号、微博好友等等。

2、大哭一场,释放压抑的感情。可以在夜深人静时,自己一个人躲在屋里偷偷痛哭一场。

3、可以大睡一场,不必考虑时间,直到自己想起来时为止。

4、找一个空旷的地方,一个人看看天上明晃晃的太阳,认识世界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5、看看周围离婚后亲朋的生活状态,他们不照样过得很好。

6、多想想他的坏处,告诫自己,世界上的好男人(女人)不止他(她)一个。

7、约好友看一场电影,放松一下心情。

8、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忘记过去。

9、装作很潇洒的样子,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所谓。

10、做一次长途旅行,让时间和空间淡化曾经的记忆。

 

诗歌《爱情的伤疤在胸前开出一朵美丽的花》曾经描述过一个失恋者的经历:

 

她眼睁睁地看到他/怎样背叛了她/她到达感情的极致了/爱情,像风一样飘走/她拿出那把剪刀/狠狠地刺向自己的胸口/刀锋访问过的地方/是一个触目惊心的伤疤/那些日子里,失意,挂在/她的脸上,一种能传染别人的/情绪,一夜一夜地/苍老,一遍遍地/质问,每一个日子/都那么/昏暗,泪干了/整日的昏睡也/与事无补,她的心无力把握/另一颗心/终于有一天/她告诫自己/一切必须结束/燕子飞来的/日子,她终于站到镜子/跟前。她认不出/自己。她听到自己的/叹息。她把伤疤/连同受伤的心/一起藏好/然后,走出家门/多年之后,她发现/胸前的伤疤/开成了花朵的图案/玫瑰一般鲜艳。

 

于此同时,失恋者还有几大禁忌:

 

1、  忌失恋后醉酒。因为,借酒浇愁愁更愁。

2、  忌立即找新的朋友。因为,失恋后的判断一般都不太理性。

3、  忌继续纠缠对方,试图挽回感情。对方已经提出分手,强扭的瓜不甜。

4、  忌破罐子破摔。那样是对自己的极大不负责任。

5、  忌仇恨对方。分手是人家的自由和权利。

6、  忌轻生。这是最为紧要的一条。要知道,世间没有比生命最可宝贵的东西。

 

只有如此,自己才能尽快从失恋的大病中走出来,也才能在不久的将来,寻找到新的爱情,也才能使世上另一个生命个体再次承认你的绝对意义!

 

失恋者看起来是“失”了,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讲,是“得”了,恰恰是单独终止“心灵契约”的一方是“失”了。

 

这是因为,“他失去的是一个爱他的人,而你失去的却是一个不爱你的人。”既然对方不爱你,失去并不是失去,而是卸掉了一个没有意义的“累赘”。

有人说,“对待失恋,我们应该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因为,失恋是摆脱一个不正确的目标,离开一个不爱你的人。”这话讲得很好很到位。

 

还应该看到,失恋是一场大病,一种巨大的痛苦,但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你经历过失恋,嘴嚼过失恋的痛苦之后,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爱情片《失恋33天》讲述的是这样一个失恋故事:一个女的发现自己心爱的男朋友劈腿,失恋后发现自己身边另外一个一直关心自己,对自己很好的男人,新的爱情帮助她走出失恋的阴影。
正如宣传片所说,失恋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它可能是你下一个幸福的开始。

 

黄伟文的《多谢失恋》这样说:

 

全靠当天喜欢过 错的人

今天先会 自我解窘

无论初恋多么的 感动人

更好的爱 前面等

无法一起都总算爱过些人

借过你体温 练习拥吻

明白要让我这样 年轻过

至懂得谁最 合衬

 

 

2013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