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恒昌大禹治水启示文化 |
大禹治水给事业中人哪些启示
李恒昌
尧舜时代,天下洪水泛滥,民众深受其害,如何治理洪水,成为令人头疼的首要社会问题。大禹继承父业,领导全国治水工作之后,心无旁骛,排除各种干扰,专心致志治水,整整苦干了13年,终于成为万民敬仰的英雄。这说明,干事创业,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干到点子上。否则,整天忙于其他,可能也有所成就,终究成就不了“大事”。
大禹是继承父亲鲧的位置继续治水的。父亲鲧受命治理水患,曾用了九年时间,但效果并不明显,洪水继续泛滥。舜巡视天下,发现父亲治水不力,于是将其杀掉,然后命令自己接替父亲继续治水。舜的这一做法,无异是残酷的。然而,大禹并没有耿耿于怀,而是很负责任地投入治水。这说明,面对不公正待遇,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一定要心中有数。
大禹继承父业之后,认真研究父亲治水失败的原因。他发现,父亲之所以没有成功,根子在于治水方法不对头,不讲科学,只知道简单地“堵”,不知道科学地“疏”。因此,他对治水方法及时进行了纠正,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结果获得了成功。这说明,干任何事情,方法很重要。没有科学的方法,把小命搭进去也白搭。
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与涂山氏新婚不久,就离开家,重新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依然咬着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的时候,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挥动小手,和大禹打招呼,大禹只是向他们挥了挥手,又继续上路。这说明,在有社会责任感的男人那里,家固然重要,但总不如伟大事业来得更重要。
大禹治水期间,总是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他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住简陋的席篷,每天亲自手持耒锸,带头干最苦最脏的活。几年下来,他的腿上和胳膊上的汗毛都脱光了,手掌和脚掌结了厚厚的老茧。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他们开辟了无数的山,疏浚了无数的河,修筑了无数的堤坝,使天下的河川都流向大海。这说明,面对天灾,领导干部不要仅仅满足于与群众握手和上镜头,要动真的,来实的,最关键的是要踏下身子亲自干。
由于大禹治水成功,帝舜在隆重的祭祀仪式上,将一块黑色的玉圭赐给禹,以表彰他的功绩。不久,又封禹为伯,以夏(今河南万县)为其封国。帝舜三十三年,正式将大禹推荐给上天,把天子位禅让给了大禹。当初大禹埋头治水的时候,大舜对他并没有多少关注,也几乎没有什么褒奖。这说明,一个人只要肯干,领导总会心中有数,也会看得到。
大禹治水,流传下来很多神话传说,其中有些显示,治水期间,他曾经得到过许多神灵的帮助。黄龙曾帮他疏导河川,河精曾送他河图,还有蛇身人面的神送他长一尺二寸的玉简作度量衡。这说明,治水这项事业,需要齐心合力,需要众人,甚至众神的帮助。治水成功,是集体的功劳,不能完全记在大禹一个人头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