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访李恒昌:两本新书,另一种浪漫

(2011-03-22 21:43:11)
标签:

李恒昌

专访

作家

创作

体会

弹爱

大众网

记者

文化

专访李恒昌:两本新书,另一种浪漫

 

 

大众网 322讯(记者 刘欣 陈宏发)从一线工人到宣传干部,从资深博主到微博达人,从足球评论员到知名作家,当一个人有如此多的身份时,他该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在诸多身份中,他最看重的是哪个?是什么让他有激情去进行文学创作?他与大众网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和情意?带着这些疑问,318日上午,大众网记者采访了大众网资深网友、山东省综治委铁路护路联防办公室综合宣传处处长李恒昌。

 

关于人生:做一个充实而快乐的人

 

李恒昌,1963年生于山东肥城,毕业于济南铁路机械学校铁道车辆专业,毕业后即到一线当工人,后来到机关从事宣传工作。对李恒昌的采访是在非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和结束的,除了因为在采访前我们已是网络上的朋友这个原因外,还因为李恒昌这个人骨子里就有着激情和浪漫主义的天性,跟他在一起聊天,是一种享受,因为李恒昌的人生准则就是:永远做一个充实而快乐的人。

 

李恒昌兴趣广泛,爱好写作、摄影、足球,这些爱好也给他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到目前为止,李恒昌已经出版有《大地独步》、《沧桑看云》、《爱之苍茫》等5本纸介文集,《王小波小说误读》、《心灵咖啡》等7部电子文集,他的博客在大众博客和新浪博客上被长期推荐,点击率居高不下。有很多人质疑他之所以能“不务正业”是因为工作很闲,李恒昌告诉记者,其实根本不是这样,他平时工作很忙,责任也很大。他所在的部门——省综治委铁路护路联防办公室负责整个山东省铁路沿线的治安和保护工作,“如果出了问题,那就是大问题”,绝对不能有丝毫懈怠和马虎。在李恒昌的人生态度中,“不忠于事业的人,永远不值得信赖”。干好工作是他最坚定的人生信条,工作是立身之本,一定要干一流,干最好。正是有着这样的工作态度,他所在的单位在历年来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的工作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

 

李恒昌说,“但人的一生不能仅仅局限于工作,在工作之外,我们应当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就拿足球来说,很多人问他,中国足球这么烂为什么他还那么喜欢看球?李恒昌形象地给记者打了个比喻,因为烂就不去看中国足球,就像因为臭豆腐臭而不去吃一样,不去吃一口,你怎么能知道它入口后有多么地香。李恒昌条理清晰地给我们列出了他喜欢足球的两点理由:第一,足球是和平时代的战争,它能让人感受平时生活中体会不到的激情;第二,足球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就像一部活生生的电视连续剧,各种现实社会的弊端都能在足球中体现。由此可见,李恒昌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的热爱确实是发自骨子里的,而这般热爱也源于他骨子里流淌着激情和浪漫主义的血液,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李恒昌的诸多作品中,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谈及人生的话题,李恒昌用色彩向记者表述了他对人生真、善、美三个境界的独特看法。在他心里,真的世界是灰色的,这是我们真实生活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很多不尽人意、也有很多困惑和矛盾;美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这是艺术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善的世界是蔚蓝色的,是天空的颜色,是人们享受宗教情怀和终极关怀的世界。在李恒昌看来,一个人只有立足真实、追求美好、怀揣善心,才能够快乐的生活。

 

关于写作:作家要承担社会责任

 

当记者与李恒昌聊到文学创作时,他的眼神里有藏不住的光芒。说起与文学的结缘,李恒昌给记者讲了两个小故事。小的时候,李恒昌性格内向,非常听话,所以学习很认真,特别是语文作文,一向得分很高,语文老师对他也很喜欢,几乎每次他写的作文老师都要在班级里读一遍,印象深刻的是,高中时期的一篇作文,竟然在全年级的十个班全部读了一遍,这对李恒昌来说就是莫大的鼓励。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写作在李恒昌的心里从小就埋下了深深的根,而老师的鼓励也如丰富的营养,帮助它发芽、开花,直到结出丰硕的果实。另一件对他影响深刻的事是毕业多年以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一位同学在席间竟然当场背诵他上学时写的一篇作文,当时他颇为震撼。当听到自己当年写下的被同学们传为经典的一句句“大道理”时,李恒昌深受触动,从那时起,他便深信,写作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谈及这些年来的创作,李恒昌坦言,这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他从80年开始写作,初期的写作并没有规划和目标可言,仅仅是出于爱好,只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表达,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创作的不断深入,他开始明白,写作也要承担社会责任,“要写就要写对社会有用的文章,要做就要做有担当、有责任的作家”,李恒昌说。而正是“写作也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创作信条,让他的作品获得了社会的诸多肯定。他创作的《王小波小说误读》曾获第八届全国铁路文学奖,《爱之苍茫》获第八届山东省“精品工程”奖,他的多部作品入选中小学生数字图书馆。这些社会肯定在赋予李恒昌的作品更多价值和意义的同时,也让李恒昌在创作的道路上继续坚持着这份社会责任。

 

2011年初,李恒昌出版了两本书,分别是《我是武松 你是潘金莲》和《弹爱》。这虽是两本完全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书,但都带有李恒昌鲜明的创作特色,那就是:浪漫主义。为什么会创作这两本书?想通过这两本书表达什么主题?带着满腹的疑问,记者与李恒昌聊起了这两本书。

 

关于《武松》:高扬英雄主义的大纛

 

为什么想到要写武松?这是记者问李恒昌的第一个问题。李恒昌告诉记者,他曾经到山东阳谷县景阳冈参观游览,景阳冈上武松的塑像给了他很深的震撼,他身挎大刀,胸前却挂着一串佛珠,询问导游才知道,武松后来到杭州城外的六和塔出家当了和尚。究竟是什么让一个铁血硬汉遁入空门的呢?也许武松并不像自己以前了解到的那么简单。有了这样的疑问,回到家后的李恒昌便开始寻找资料。从开始了解那段陌生的历史到查遍了所有关于武松的作品,他发现,无论是杭州大学话本式《武松演义》还是戏说式《武松传》再或是山东快书《武松传》,这些作品各有特点,但都没有超越《水浒传》中对武松的描写,所以李恒昌便决定:我要填补空白。之所以要如此坚定地写武松,李恒昌告诉记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武松是山东男人的代表。

 

谈到《我是武松你是潘金莲》这本书的内容,李恒昌说,正如这本书的题目,武松和潘金莲的关系是本书的一大看点,在这本书中,他赋予了武松和潘金莲一个全新的关系。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他想塑造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武松,这个武松不仅是打虎英雄,更是一个时代英雄。“我们这个时代最缺少的就是英雄的气息。罗曼·罗兰在《英雄三传》中说的那句‘打开窗子吧,让我们呼吸一下英雄的气息’对我影响很深,我也想通过这本书,试图打开一个呼吸英雄主义的天窗,高扬英雄主义的大纛”。

 

关于《弹爱》:爱无力时代更应呼唤爱

 

《弹爱》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只因生之苍茫所以爱之深沉。虽说这是一个副标题,倒也更像是作者李恒昌的一句感叹之词。年近五十,通过书跟读者交流“爱”这个话题,似乎也颇有意思。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仍然是记者的第一个问题。李恒昌的回答显得意味深长。他说,现在这个社会,人们把物质和金钱看得越来越重,太多的人开始对爱冷淡,觉得爱无能,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似乎都已经看透了一切,不再相信爱,“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李恒昌由衷地感叹,“为什么《山楂树之恋》中的那句‘我会等你一辈子’会让我们现在的人留下感动的眼泪,就是因为现在的时代充斥着爱无力和爱冷漠,我们应当呼唤爱”。

 

写爱之人必是大爱之人。果然,面对记者“您是否相信真正的爱情和永恒的爱情”这个问题时,李恒昌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案,“我一直相信真爱的存在,即使她非常稀少,正因为稀少,才显得珍贵”。李恒昌给记者打了一个比喻:“所有人都知道上帝是不存在的,没有人能拿出上帝确实存在的证据,但这并不能否认基督徒的信仰。退一万步讲,即使真爱真如上帝一样是不存在的,那我们也该追求她,不能否定她。”正是对真爱的坚信,在《弹爱》这本书中,李恒昌可以讲出先人之爱、书香之爱,也可以讲出可遇之爱、光影之爱、虚拟之爱,这些爱都是大爱之爱。

 

关于未来:立志当一个畅销书作家

 

5本纸介文集、7部电子文集,如果从业余创作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李恒昌是个多产的作家。但对李恒昌而言,创作没有尽头,生活总会不断给他新的创作灵感。他立志要做一个畅销书作家。谈及接下来的写作,李恒昌告诉记者,他目前还有《历史上的富二代》、《那些不争气的皇帝们》、《分享历史的利润》等三本书正在出版中,眼下正在着手创作《新概念成语》。这些作品的创作初衷都是希望“让历史照进现实”。李恒昌跟记者强调,他不求读者从书中的历史故事中吸取什么教训,他赞成萧伯纳曾经说过的:“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所以,李恒昌只是希望通过创作让历史中人性的光辉照进现实,用历史智慧启发现实生活。在他看来;

 

历史不是浮云

历史不是灰烬

历史充满神奇

历史产生收益

让我们重温历史

分享历史的利润和光泽

 

关于大众网:这是咱自己家的网站

 

对于很多大众网的工作人员和大众博客、众众微博的博友们来说,李恒昌的名字并不陌生,2010年世界杯期间,李恒昌曾经做客大众网和网友一起侃球,每当有重大足球赛事,博友们总会在大众博客和众众微博上看到他及时上传的赛场花絮和犀利球评,当然,足球并不是联系李恒昌和大众网、大众网友唯一的纽带。李恒昌与大众网的渊源始于2009年全运会前夕,当时大众网作为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官方网站,向全省网友发出号召,召集网民记者共同报道全会盛会。热爱宣传工作也是超级球迷的李恒昌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报了名,“没想到的是,被通知去参加网民记者的第一次全会,当我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发现,我竟然是所有人中年龄最大的”。也正是这最初的“没想到”,李恒昌从此成为了大众网的忠实网友和好朋友。

 

李恒昌告诉记者,自从加入大众网以来,他已经参加过大众网组织的很多活动,从最初全运会的网民记者、全运摄影大赛到后来的冰爽世界杯征文大赛、微小说大赛、我为蓝黄战略献良策、科学博客大赛等,“不在乎得不得奖,重要的是,大众网已经成为了我的精神家园”。现在大众博客、众众微博上有很多李恒昌的粉丝和朋友,李恒昌笑言,如果按照网上给微博控的人划分的等级来分的话,他已经是段位很高的人了。

 

李恒昌与大众网的情意不仅仅停留在网络上,李恒昌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去年他在一次外出中出了车祸,腰部骨折住院,病房里的他在众众微博上发了一句感慨,没想到第二天大众网的领导和几位工作人员就到病房去探望了他,回忆起那段经历,李恒昌感慨说:“虽说受伤是坏事,但在我看来却是好事,它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大众网对网友的关爱,那次经历加深了我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在李恒昌的认识里,大众网与别的网站不一样,“大众网是咱自己家的网站”,李恒昌这样说,“大众网既是联系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沟通的纽带,也是我们网友身边最亲、最近的朋友,写完一篇文章后,我总会第一时间发到大众博客上,有时候自己在众众微博上讲的一个段子能被收录到手机报上,就会觉得特别亲切”。

 

2011528是大众网十周年生日,李恒昌作为大众网的资深网友,当被记者问到对大众网有何寄语时,他说:“十年风雨路,奉献铸春秋。”李恒昌希望大众网能够永远做社会责任的勇敢担当者,党和政府与老百姓之间的密切联系者。

 

采访结束后,记者将大众网在2010年出版的三本书作为礼物送给了李恒昌,这三本书分别是《荣耀2010 大众网社会责任白皮书》、《手机语文》、《聚焦“黄三角”网络摄影大赛作品选集》,以此表达大众网对这位资深网友和好朋友的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