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敌人投降要趁早

(2011-01-17 06:35:28)
标签:

李恒昌

精彩

历史

故事

岳飞

抗金

十二道金牌

秦桧

投降

文化

向敌人投降要趁早

 

——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之072

 

李恒昌

 

 

南宋时期,“国际上”的主要矛盾是宋金矛盾,宋金两大冤家在战场上经常展开厮杀,双方打打停停,一直持续了很多年。在双方的较量中,很长一段时间,身强力壮的金军占据优势,软弱的宋军以守为主。这种状况,由于一代抗金名将岳飞的出现发生了改变。

 

公元1140年,金军撕下和谈面具,再次大规模向南宋发起进攻,导致南宋大片土地失守。他们本以为南宋政权没人能够抵挡如潮的攻势,想不到这时候,有个叫岳飞的人迎面而来,给他们迎头痛击。岳飞带领岳家军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绝地反击,势如破竹,变被动为主动。

 

这年七月,岳飞在河南郾城,与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锐部队相遇,双方发生激战。两军相遇勇者胜。岳飞亲自上阵,全体将士同仇敌忾,大破金军“铁浮图”和“拐子马”,把金兀术打得满地找牙。随后,岳飞发起北伐行动,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等重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使双方实力对比发生根本性转变,让金军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第二年,岳飞想乘胜追击,实现“直抵黄龙府,与 诸君痛饮尔”的誓言,然而,就在部队取得节节胜利,对手只有逃跑的份儿的重大关口,岳飞却接到了宋高宗和秦桧发来的“加急电报”——金牌:快快撤兵,否则,拿你试问。

 

这时候选择撤兵,如果不是脑袋锈透,就是吃错了药。面对这一糊涂透顶的命令,一向以忠于君主严格自律的岳飞,实在难以服从。因为,他知道,此时撤兵,“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等于前功尽弃。然而,金牌一道紧似一道,一道更比一道急,短短一天之内连续接到十二道金牌。

 

君命不可违,岳飞无奈之下,只能选择退兵,从而成为世界史上最滑稽的退兵事件:胜利一方主动撤退。正可谓:“金字牌,从天来,将军恸哭班师回,士气郁怒声如雷。震边陲,幽蓟已覆无江淮。仇虏和,壮士死,天下事,安有此,国亡之,嗟晚矣!”

 

那么,究竟朝廷发生了什么事情,让高宗心急如火地严令岳飞快速撤兵?原来,正当岳家军节节胜利的时候,一向贪生怕死、苟且偷生、卖国求荣的高宗和秦桧形成一致意见,就是别打了,与金军议和。与金军议和,必须拿出自己的诚意。因为担心岳飞继续追击会惹怒对方,所以他们决定命令岳飞赶紧撤回来。

 

应该说,高宗和秦桧的决定是个极其混蛋的决定。因为他们所谓的议和,只是一个看似好听的名号,实际情况是答应对方的条件,给对方赔款各地,向对方称臣,实质上就是投降。因为,谁都知道,如果真的是议和,只有在战场上扩大战果,才能在谈判桌上拥有更大的发言权。

 

为了投降,一天发十二道金牌,平均两个小时就发一道。这时间抓得足够紧,可谓只争朝夕。以前,见过有投降的,但没见过战场上胜利却主动要求投降的;见过被迫投降的,但从未见过如此拼着老命急于投降的。有道是:出名要趁早。宋高宗和秦桧导演的十二道金牌告诉我们:不仅出名要趁早,妥协投降也要趁早!投降晚了喝不上热糊糊!

 

20111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