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深墙里的宝贝
(2011-01-08 07:07:06)
标签:
李恒昌精彩历史故事人生意林秦始皇焚书坑儒鲁壁藏书文化 |
藏在深墙里的宝贝
——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之031
李恒昌
对于视精神财富为珍宝的人来讲,下面这幅古代生活图画将是一面引人默默致敬的旗:
公元前213年,曲阜,孔子的八世孙孔鲋吃过早饭后正在抑扬顿挫地捧读《论语》,他的朋友魏国人陈馀前来求见。陈馀见孔鲋正在读书,便对他说:朝廷正在下令“焚书坑儒”,你却在这里读书,我真替你担心啊。
孔鲋问:你担心什么呀?除馀认为,秦朝将要毁灭掉前代君王的书籍,而你是书籍的拥有人,这难道不危险吗?孔鲋则说:我所治的是一些看来无用的学问,真正了解我的只有朋友。秦朝廷并不是我的朋友,我会遇到什么危险啊,我将把书籍收藏好,等待着他们来搜查,一旦查出来了,明白了我的治学无用,我也就不会有什么灾难了。
于是,孔鲋等陈馀告辞后便把部分祖传书籍藏在房屋的夹壁之中。不久,孔鲋隐居嵩山讲学。
在历史长河中,孔鲋藏书的细节不过是朵小小的浪花。然而,对于文明史的演变,这小小的举动却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作为读书人和文化人,尤其是我们的前辈,绝大多数不会不熟悉《论语》、《尚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些书籍引发了丰富博大的儒家文化。这一切当然离不开儒学家派的创始人孔丘。但也更离不开他的八世孙孔鲋二千前的那个小小举动。
这绝不是些无用之书,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鲁壁藏书,也绝不似孔鲋说得那样轻巧简单,这里面既包含着人生的抉择,又体现着价值的判断。假若孔鲋不是一个文人学者,而是一个爱好地产家产的人,那么我们何以再面见这些"国学"精粹!假若孔鲋是个贪生怕死之人,一听到朝廷的命令,便将家藏书籍如数交出或焚之一炬,情况将会怎样?
面对历史,不能不放纵思想的白驹。秦王朝为何焚书?书,究竟何罪之有?一言以蔽之,怕也,怕这些“异端邪说”毁掉秦王朝也。同是儒家思想,同是孔孟之道,也同是封建帝王朝廷,为什么秦王朝如此怕它,而汉朝却“独尊儒术”呢?疏与堵、抛弃与扬弃之间不同也。言论、思想和学说,犹如水,堵则决,疏则通。正如秦,不是秦坑儒,秦焚书,而是“儒坑秦,书焚秦。”
公元前154年,也就是孔鲋藏书后近百年,西汉景帝刘启将他的儿子封为鲁王。鲁王在扩建王宫拆除孔子故宅时,忽然听到天上似有金石丝竹之声,有六律五音之美,结果从墙壁里了现了《尚书》等为孔鲋所藏之书。而今,透过鲁壁,穿越时空,依稀看到一部白发苍苍的书籍老人,在历史的深巷里向前走动。到了秦朝巷道,他突然隐居。进入汉唐的大街,他大放异彩……只是,荣辱功过,转瞬即逝。不曾消失的是那深沉悠远的声音,那是大哲之言,人间至美。
2011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