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割地怎不如割肉

(2011-01-04 06:23:03)
标签:

李恒昌

精彩

历史

故事

人生

意林

齐桓公

割地

燕国

文化

割地怎不如割肉

 

——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015

 

李恒昌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代霸主,曾有诸多流传千古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最能反映其功德和品德的,不是他亲自指挥的齐国对他国历次战争的胜利,而是他与人交往时的慷慨和大度。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山戎看到燕国弱小,于是出兵攻打,试图占领其土地。燕国自知自己实力不够强大,和对手单独较量,很难取胜,便向当时的“带头大哥”齐桓公求助。齐桓公欣然应诺,亲自带兵北征,齐燕两国组成联军,一直把山戎打到北疆。

 

齐桓公班师回国时,燕王不胜感激,千里相送,到了燕国和齐国的边界,依然恋恋不舍,不觉中送入齐国境内,离燕两国边界已经五十多里。见此情景,齐桓公问管仲:“ 诸侯国君主相送,又送过边界的吗?”管仲说:“诸侯相送,不过边界,只有天子相送,才过边界。”

 

齐桓公说:“是啊,自古诸侯相送,不出境外。燕王这次一直把我送到齐国境内,对我实在是太好了,简直把我当成了天子啊。既然人家对咱们这么好,咱也不能对他失礼啊。”于是,齐桓公决定,把以燕王送到的地点为界,把原本属于齐国的50里土地,全部作为感谢的礼物,赠送给燕国。

 

燕王听了这一决定,当即表示感谢,并执意不受。燕王说:“你们帮我打仗,帮我扩大了北方的地盘,按说应该割地给你们,这可倒好,我们没有这样做,反而你们割地给燕国。”齐桓公说:“既然咱们是好朋友,就没必要你的我的地划分那么清楚。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恭敬不如从命,燕王实在推辞不过,只能受地而归。后来,燕王在齐桓公赠送的土地上建了一座城池,取名燕留,意思是要留齐侯的美德于燕国。通过齐桓公的帮助,燕国自此西北方向新增土地五百里,东面新增土地五十余里,成为北方的大国。齐国和燕国亲如兄弟,不仅互不侵犯,而且互帮互助,缔结了深厚的友谊,成一时美谈。

 

土地问题,自古以来是主权问题,涉及国家的核心利益。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多数因土地而起。谁动自己一点土地,就像割了自己的肉一样。在这个问题上,争执各方向来是寸土必争,寸地不让,有时甚至不惜为了寸土大动干戈,争得头破血流,将原本美丽的土地变得血流成河。这种局面,任谁也不愿看到。

 

然而,齐桓公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原来的争地,变成了赠地。这一赠,赠出了友谊,赠出了美德,赠出了和谐。表面看起来,是失去,其实得到了更多。

 

很久之前,我国曾经有过邻里之争“让他一墙又何妨”的经典故事。两国之争虽然不完全等同于邻里之争,但是在边界问题上,如果争执各方能够像齐桓公一样,看得长远一点,表现得大度一点,不仅会实现“双赢”,世界也会由此增加一份安宁与和谐!

 

201114

姜太公钓寂寞 拒绝当官的勇气 无神论者的结局 美女妲己的好奇心 两个心室的不同选择

文成公主的真实想法 “偏情”也能误国 天皇地皇和人皇的脑袋 选接班人的学问

不懂有福共享的后果 永远也开不起的玩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