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恒昌精彩历史故事人生意林文成公主松赞干布长征文化 |
文成公主的真实想法
——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之006
李恒昌
历史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去的故事,几乎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然而,对于文成公主本人最初的真实想法,却未必人人尽知。
文成公主并非当朝皇帝李世民的女儿,而是江夏王道宗的女儿,应该喊李世民堂兄。论说,她是不应该享受公主名号的。或许是她的家庭出身与皇家太近的缘故,或许是她太知书达理、惹人喜爱的缘故,自始至终人们都对她以公主相称。
文成公主16岁那年,皇兄李世民发布通告,为她在全球范围征婚,开出的征婚条件是,对方必须高大英俊,而且必须贵为王子。西藏国王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派特使禄东赞率领求婚使团,前往当时最大的国际都市长安为王子松赞干布应婚。
当时,前来应婚的不止西藏一家,还有波斯、大食、仲格萨尔以及霍尔王等国的使者。最初的时候,无论是文成公主本人,还是父亲江夏王,抑或皇兄李世民,都不没太看上西藏的王子松赞干布。但无论自己选择哪一家,对其他国家来说,都显得不太公平。
为了公平合理,他想出了一个“六试婚使”好办法,让婚使们比赛智慧,谁胜利了,公主便嫁给谁家王子。为此,一向以聪明智慧的大唐考官专门出了六个非常深奥的题目,貌似专门难为几乎与外界隔绝的西藏使者。
在这场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西藏使者不负藏王的重托,出人预料地成功胜出。面对这一结果,皇帝和文成公主虽然不太情愿,但也没有其他办法。最终,识大体、顾大局的文成公主,只能按事先的约定,前去当时最为贫穷的西藏,嫁给了松赞干布,而且一直在那里生活了近40年。
文成公主去世后,西藏人专门修建了文成公主庙,以示纪念。后人在撰写历史教科书的时候,自然将当初文成公主的真实想法予以忽略,称赞她为藏汉民族和亲的大使,是民族团结的杰出代表,为藏汉友谊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此想到当年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初的时候,长征的发轫,应该说是为了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从某种意义上讲,长征其实就是一种战略大逃亡。然而,长征最终胜利了。于是,历史这样写道:长征是伟大的战略转移。当然,还有更经典的说法: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
这就是历史。
历史事件就应该这样生发。
历史教科书就应该这样书写。
历史事件如果不这样生发,那么就不是最真实的生活。
历史教科书如果不如斯书写,那么历史就显得肤浅而乏味!谁又愿意历史这样呢?
2011年1月2日
姜太公钓寂寞 拒绝当官的勇气 无神论者的结局 美女妲己的好奇心 两个心室的不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