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在与中山先生的婚约书中为何没签真名字
(2010-07-20 12:50:44)
标签:
李恒昌孙中山宋庆龄爱情辛亥革命鲜为人知故事文化 |
宋庆龄在与中山先生的婚约书中为何没签真名字
——辛亥革命鲜为人知的故事之一
李恒昌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女士在宋家坚决反对的情况下,来到日本东京市政府,办理结婚手续。当时,日本著名律师和田瑞为他们主持签订了《婚姻誓约书》,并担任见证人。
两人的《婚姻誓约书》内容如下:
此次孙文与宋庆龄之间缔结婚约,亲证立以下誓约:
一、尽速办理符合中国法律的正式婚姻手续。
二、将来永远保持夫妇关系,共同努力增进相互间之幸福。
三、万一发生违犯本誓约之行为,即使受到法律上的任何制裁,亦不得有任何异议;而且为了保持各自的名声,即使任何一方之亲属采取任何措施,亦不得有任何怨言。
以上诸条约,均系在见证人和田瑞面前各自的誓言,誓约之履行亦系和田瑞从中之协助督促。
本誓约书制成三份,誓约者各持一份,另一份存于见证人手中。
誓约人 孙文(章)
立约人 宋庆琳
见证人 和田瑞(章)
一千九百十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仔细研读该誓约书,发现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对此人们也多有猜度:一是宋庆龄为何没签自己的真名字,而是签了“琳”字;二是为何孙文前面写的是“誓约人”,而宋庆龄写的是“立约人”;三是为何孙文和律师除了签名之外都盖了私章,而宋庆龄没盖章。对于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个人经过认真研读,有了比较清晰的答案。
关于宋庆龄为何没签自己的真名字,而是签了“琳”字的问题,此前见诸官方的解释是:为了书写方便,宋庆龄把名字的最后一字写成了更简单的“琳”字。虽然“龄”字写起来比“琳”字复杂,但是,这一解释显然有些牵强。要知道,立婚约书是人生大事,必须庄严郑重,没必要仅仅为了方便,就改了自己的名字。
根据本人的研究,宋庆龄之所以写“宋庆琳”,主要是因为“龄”字和“琳”字发音相近,而孙中山平时用家乡口音称呼她“庆龄”,听起来更像是“庆琳”之故。 由此看来,宋庆龄将错就错地把名字写成“宋庆琳”,其实包含着对孙中山先生更深的爱意。
关于孙文使用“誓约人”,而宋庆龄使用“立约人”的问题,表面看起来,似乎“誓约人”比“立约人”更为坚决。但是,从文书的角度看,“立约人”比“誓约人”更为规范;而且整个“婚约书”既然定名为《婚姻誓约书》,内文中再用“誓约人”貌似有点小重复。因此,宋庆龄在此使用“立约人”,显得更理性,也更规范。
至于孙文和律师都盖私人印章,而宋庆龄没有盖章的问题,我更愿相信,当时宋庆龄还没有私人印章,或者说虽有印章而是忘记带来。不过,这丝毫不影响“誓约书”的法律效益。
总之,透过孙文和宋庆龄双方签订的《婚姻誓约书》可以看出,作为中国最伟大的女性之一的宋庆龄,对国父孙中山深沉的爱。虽然“誓约书”中有个别地方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但无以遮蔽他们爱的伟大和光辉!
2010年7月20日星期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