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孔子17:当年孔子如何见“网友”?

标签:
李恒昌戏说孔子网友见面老子朋友娱乐 |
戏说孔子17:当年孔子如何见“网友”?
李恒昌
有网友自远方来,不亦高兴乎。
——题记
那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会见,一位网名叫“孔丘”的酷哥,冲破世俗的偏见,不远千里会见一个自称“老子”的真人。
虽然他们不属于同一个“国家”,但是,他们是同一个“网上”的人。在“春秋网”的“诸子百家”论坛,他们有幸相识,并惺惺相惜,互相顶贴,慢慢地有了“见一面”的想法。
由于老子当时有一份不错的职业,干的是国家图书馆馆长,而孔子属于自由职业者,兼任民办教师,时间比较充足,老子就说:还是你来见我吧。
说实话,孔子是很想去见老子的,遗憾的是路途遥远,而且自己经济拮据,老婆没给批专项经费,见面的事儿只能一拖再拖。
后来,孔子他把自己的难题告诉了朋友南宫敬。南宫敬也没有“私房钱”,于是去求国君大哥。国君大哥最初听说孔子要去见“网友”,感到很是纳闷:“网友”又什么好见的?那么远?很刺激吗?何必呢?
南宫敬说:见网友是正常交往,不是为了“刺激”,孔子主要是去学习,而且是“必须的”,希望您能成全。国君大哥经不住南宫敬的劝说,最终同意孔子上路,并给了他足够的“盘缠”。
刚上路的时候,孔子曾经有过犹豫,当时他想:这个叫“老子”的“网友”,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见面后,会不会彼此失望,闹个“见光死”呢?再说了,人们都说“网上”和河南骗子比较多,去了还是小心一些为好。
当孔子和老子真的见面的时候,两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几乎半天没有说话。孔子怀里,抱着一只洁白的大雁;老子身后,是一辆装满书本的马车。仔细想想,样子都够傻。
他们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开始放松下来。怎么说呢?对方的形象,和自己的想象有些相似,又有些陌生,但是,彼此都还能够接受,至少不会不欢而散。
就这样,孔子在老子家里住了下来。老子给他热情的款待,每天至少“四菜一汤”,领他参观自己的工作单位——国家图书馆,带他到附近的名胜古迹去旅游,有时请他陪自己出席一些重要活动。
对老子的盛情,孔子感激不尽。他没想到,一个素未谋面的“网友”,待人竟是如此真诚、如此热情,因而一再请求他有机会到家乡作客,到时候一定要陪他爬泰山,体会一下“登泰山而小鲁”的感觉。
只是,对孔子关于“第二次网友见面”的邀请,老子始终没有答应。他说,我最近要西出函谷关,去拜会一位朋友,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回家之后,有人问孔子:这次会见网友,效果怎样?该不会是见到“恐龙”了吧?孔子回答说:是啊,我的确是见到“恐龙”了,只是他是一条令我“恐惧和敬佩的龙”。
孔子的原意是:鸟能飞,但常被射下来;鱼能游,但常被捕上来;野兽能奔跑,但常被套住。唯独龙,谁也不能拿他怎么样。我所见到的这位“网友”,就是这样一个“恐龙”啊。
这次和老子相见,对孔子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学习,孔子的眼界开阔了,学识丰富了,修养提高了。他最终成为圣人,应该说与这次见面也有一定关系。
从孔子和老子相见这件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网友”见面,并不都像有些人想象得那样见不得光明。有时候,它会给你带来快乐,还会对你的一生有很大帮助。你想成为孔子吗?那么,赶紧找个素质高的“网友”,抓紧见一面吧!
2010年1月1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