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戏说孔子10:孔老夫子原来热“传销”

(2009-12-22 13:02:06)
标签:

李恒昌

戏说

孔子

传销

周游列国

思想

学说

教育

文化

戏说孔子10:孔老夫子原来热“传销”

 

李恒昌

 

 

他不在传销,就在传销的路上。

 

——题记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学家,同时,他还是古代传销事业的发明者和发扬光大者。与现代意义上的传销有所不同,孔子所传销的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他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还是一位优秀宣传工作者。要不然,后人怎会追授其为“至圣先师一代文宣王”呢?

 

干传销,首先必须有一套自己的宣传口号,便于给参与者“洗脑”,凝聚大家的力量。现代传销组织者的一般鼓动口号是:你想脱离工薪阶层,过上幸福生活吗?你想有钱、有车、有房吗?那么,跟着我干传销吧。不能不承认,现代社会,这一招对很多人有极强的诱惑力。

 

对于教育学家孔子来说,动员他人传销自己的思想,有他自己的妙招。那就是:你想摆脱种地、种菜,吃地瓜干的艰苦生活,得到国君赏识,当大官,成为“劳心者”,实现“兼善天下”的美好理想吗?那么,就跟我走吧,现在就出发。这一点,对当时的年轻人,同样具有极强的诱惑力。

 

要干好传销,必须建立比较完备的组织网络体系,既要有“上线”,又要有“下线”,形成庞大的金字塔结构。为了更好地推销自己的思想,孔子在这方面费了很多心思,下了很多功夫,付出很多努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被后世所称道的“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士”就是一个非常完备的“传销”组织。他们为传销孔子的思想立下了汗马功劳。

 

孔子的传销事业,是从他家附近的银杏树下开始的。每天从晨光初照开始,孔子就给聚集在树下的弟子们“洗脑”。旁晚,黄昏降临,飞鸟归来,绕树三匝,弟子们依然恋恋不舍,不肯回去。夜晚,回到家里,众弟子依然不忘温习和复习课业。在他人看来,他们的行为,不属于正常人系列,显得有些“魔道”。

 

为了让自己的思想被人接受,并深入人心,触及灵魂,孔子坚持逢人必谈,见人就讲,而且是“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其情其景与现代传销者一模一样,绝对属于“三句话不离本行”。

 

孔子曾带领自己的弟子,舍家撇业,远离妻女,跋山涉水,过着正常人不能忍受的生活,周游列国。他和弟子周游列国14年,5000多个日夜,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传销事业。每日奔波,俨然一“暴走”。14年间,他如痴如醉、无怨无悔。正可谓,不在传销,就在去传销的路上。

 

不仅如此,为了自己的事业,孔子还发明创造了许多亏炙人口的名言。譬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传销知识,不能厌烦;教育他人接受传销,不能厌倦);譬如,“温故而知新”(经常传销,反复回味,就会有新的发现);譬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有远方的朋友加入传销,不是很高兴的事吗)等等,很多很多。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孔子所传销的产品,共有五大品牌。他们分别是:仁、义、礼、智、信。它们都属于国优名牌,物美价廉,质量可靠,实行三包。而且绝对不在公安和工商部门管理和打击范围之内。属于虽不被理解,但是合理合法的事业。

 

鲁哀公16年,干了一辈子传销的孔子要死了。他拄着拐杖倚门而唱: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危乎!唱着唱着,他抽噎起来,5555~~。七天之后,他就死了。孔子死前为什么要哭呢?大概是担心他的事业就此中断,后继无人吧!

 

孔子有幸,民族有幸,中国的传销事业有幸。孔子死后,他的事业并未就此打住,而是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广大。孔子的弟子,在守丧之后,继续发展“下线”,使孔子思想得以代代相传,以致产生了孟子、董仲舒等一大批优秀“传销员”。君不见,现时代孔氏最新传销“下线”、拍摄《孔子》的胡玫们正向人们走来!

 

 

200912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