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兵临城下》读出了什么?
标签:
李恒昌电影兵临城下俄罗斯民族性格狙击手娱乐文化 |
从电影《兵临城下》读出了什么?
李恒昌
我趴着在那里,就像一块石头。
——《兵临城下》主题台词
一个狙击手的故事,从中我读出了整个俄罗斯民族。
曾经长久困惑,为什么,欧洲大陆上两个极为疯狂、横扫六合的人物,一旦进攻俄国,便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这难道是地理使然?或者,俄罗斯人真的凶猛勇敢如北极熊?
《兵临城下》给了我一些初步答案,虽然仅仅是狙击手瓦西里的故事。从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甚至可以说,我窥见了整个俄罗斯民族。
瓦西里是个十分难得的狙击手,但是他是俄罗斯人的典型代表。
“我趴在那里,就像一块石头。”从瓦西里的身上,我看到了俄罗斯人的智慧、顽强和专注。
其他人物,是瓦西里的互补。从丹尼洛夫、坦妮娅、查沙的身上,我读出了他们的坚韧和团结。
这是一场俄国式的游击战,一场猫与老鼠的游戏。在生死考验面前,每一个俄罗斯人,都是一个坚强的战士。在他们那里,几乎从没发现有什么“俄奸”。
在这之后,有着俄罗斯厚重的文化和传承。
当年,德军进攻莫斯科的时候,斯大林在红场发表动员讲话,他说:苏联是不可战胜的!因为,我们是普希金的国家!是托尔斯泰的国家!
这话说得真好,胜过万千炮火。
记得苏联解体后,有一段时间,俄国商品极为短缺。有媒体报道,俄罗斯市民昼夜排队购买生活用品。
当时,报道者的目的是想反映俄罗斯经济出现问题,不料却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另一个真实。
假若中国商品也出现类似短缺,问题将不是排队,而可能是哄抢。由此可见,人家的素质是何等之高!
曾经有一些中国人,到俄国旅游。一天,他们到某剧院观看演出。进去后,发现里面一点声音也没有,本以为观众还没来。坐定以后,才发现,全场已经坐满观众,大家一点声音也没有。
演出过程中,无论演员演得好还是不好,人们都掌声雷动,没有一个人喝倒彩,更没有人吹口哨。演出结束后,全体观众起立,长时间鼓掌,等演员谢幕后方才退场。这是文明的表现,也是民族的力量。
俄罗斯的国徽,是“双头鹰”图案。它的一头偏向西,另一头朝向东方,它是俄罗斯人的象征,也是俄罗斯文化的象征。
俄罗斯并非理智可以悟读,
普通的尺度无法把他衡量;
他具有的是特殊的性格
唯一适用于俄罗斯的是信仰
“我趴在那里,就像一块石头。”只是,这块石头,有着坚忍不拔的信仰和鹰一样的眼睛!
2009年3月7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