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老还童》更应该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

标签:
李恒昌奥斯卡大奖电影返老还童贫民富翁娱乐 |
《返老还童》更应该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
李恒昌
即便时光倒流,人生倒转,我也依然爱你!
——题记
《返老还童》(又译《本杰明巴顿奇事》)获奖了,而且获得的是奥斯卡大奖。但是,这丝毫不值得剧组人员和喜欢它的观众高兴。因为,它获得的仅仅是最佳化妆奖和最佳视觉奖。把一部主题深邃、构思奇特、艺术精湛的大片,仅仅归结为妆化得好,比较好看,这事情显得有些滑稽。估计格雷格卡农凭先生在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肯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本届奥斯卡大奖,获得最佳电影奖的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毫无疑问,这也是一部难得的好片。但是,和《返老还童》相比,显然它还欠些火候。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表现形式来看,《返老还童》似乎更有资格获得这一奖项。如果《返老还童》尚未问世,《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奖应该说是实至名归,毫无争议。但问题是诸葛孔明和周瑜似乎生在同一个时代。
《返老还童》揭示的是关于岁月、容颜、人生变化中永远不变的美好爱情和美好人性,即便时光倒流、人生倒转,我也依然爱你;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反映的是在困境之中,如何坚持着自己的坚持,最终改变生命际遇,说明的是苦难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前者反映的是人生之根本,后者表述的是人生与环境,两相比较,哪个更深邃,哪个更人性,哪个更美好,立即判若分明。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更有理由投《返老还童》一票。
当初,是在好友的推荐下观看《返老还童》的,时间是今年1月15日。虽然朋友事先告诉我电影的大致情节,真正观看的时候,随着故事的展开,依然被影片所展示的美好爱情和人性所折服。看完之后,曾长久陷入沉思和回味之中。影片中的某些东西,深深地打动久已麻木的心灵,只是一时又说不清楚那是怎样一种情愫。
好友在观看《返老还童》之后,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如果我爱你,我该用怎样的方式?
如果你爱我,你会用怎样的方式?
在一个飓风来临的下午,你知道我会变成一只蜂鸟,振翅飞过你的窗户?
我们知道,我们不会牵着手走过这一生。
“晚安,本杰明。”
“晚安,黛西。”
目送着你在街道的拐角消失,然后,你鬓发苍苍,我懵懂少年,只带着写着你名字的日记本的行囊相逢。
最后我成为一个眼神澄澈的婴儿,在你的怀抱里安然离世。临别的对视,我认出了你,你就是我一生中最美丽的女人。
有的人天生就是母亲;有的人是钢琴家;有的人一生被雷击过七次;有的人是艺术家。而我,是个人生倒流的人,在鹤发和童颜时相逢;在风华正茂时相爱;又在鹤发童颜时分开。
不管我的容颜怎么变化,我只爱你。只有你。
“不管我的容颜怎样变化,我只爱你。只有你。”这就是影片的主题,也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记得看到最后,婴儿一样的本杰明在黛西的怀里像熟睡一样死去。那一刻,泪水曾打湿自己的眼睛。观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时候,也曾有过感动。但是,远远没有《返老还童》那样深刻,那样触动心灵。
就两部影片的构思和形式来看,《返老还童》也比《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略高一筹。《返老还童》虽然采用了违反自然规律的形式,以老人形象降生人世,之后越活越年轻,倒时空生长。但是,它符合逻辑的真实,给人以全新的感觉,更有利于展示人性,揭示主题。《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每个故事片段,都很深刻,也很有意思,但是,通过参加知识大赛的形式,将一个个故事串起来,而且最终结果是创造一个不可思议的神话,应该说,不能说没可能,但概率非常之小,显得勉强,也缺乏典型意义。
有人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之所以获奖,源于它对改造贫民窟带来的影响,源自当前这场影响巨大的经济危机,源自黑人孩子奥巴马的竞选成功。假如这些分析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么,可以断言,奥斯卡大奖其实搞的是媚俗,是流行,是追风。如果真的如此,反映永恒人性的《返老还童》没有获得最佳电影,应该是它不幸中的万幸!
2009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