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阎真长篇小说《沧浪之水》
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是一部当代中国的《红与黑》。联想到小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主题,小说题目也可以叫做《清与浊》。
小说主人公池大为是个和于连有相似之处的人物。他的父亲是个以历代高洁之士为楷模的医生,最后落了个右派和乡村医生的结局。池大为大学毕业后,带着父亲遗留给他的秉性、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简单认知步入社会。起初,他做事非常认真,敢说真话,结果弄得领导不喜、同事加害、对象不爱,从机关被贬到基层。结婚后,由于他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搞得家庭生活十分清贫狼狈。后来,他痛下决心,改变自己,逐步学着适应社会。他学会了告密,学会了巴结领导,学会了工作和做人的艺术。于是,他的工作和生活随之改变,很快当上了副厅长,挣了大钱,〃发财就像做梦一样〃。当上领导后,他也曾做了不少正儿把经的事情,包括推进改革,善待知识分子等等。最后,在父亲的墓前,他把父亲遗留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点燃,付之一炬,看到天上群星闪烁,感到深不可测。据此,作者向人们展示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之道。
对生存之道的思考和追问,是每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体对自身心灵的必然拷问。阎真小说中所反映的现实和思索,虽然达不到人类终极关怀的高度,但是依然对人生有颇多启迪和意义。与司丹达尔的《红与黑》有别,《沧浪之水》的主人公是以所谓成功者的姿态出现在小说的当止之处,不像于连的悲剧结局。即便如此,《沧浪之水》依然是一部悲剧。他将生活中的真善美逐步毁灭给你看。
说它是悲剧,首先在于主人公忘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道义。历代文化精英之所以成为万人仰慕的高洁之士,知识分子之所以有别于其他人等,就在于他肩负着和其他人不同的社会责任,或启迪心智,或传承文明,或铁肩担道义,或妙手著文章。知识分子始终是社会的异类,生活的挑剔者和批判者。优越的生活与他无关,融洽的人际关系与他无关,高官厚禄与他无关。他只能是以默默无闻,甚至〃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姿态,承担自己加在自己身上的重担。但是,池大为的行为却不然,当他的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主动向〃浊水〃,而不是敌人缴械。
说它是悲剧,其次在于主人公背弃了作为社会普通人的基本良知。为了生存,出卖朋友,向高官告密;为了生存,不惜让妻子接近巴结领导。这不仅不是一个知识者的作派,就连普通人的道德底线也已经丧失。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当池大为大权在握之时,为了自己的位置,他也向当年对待自己的上司一样,用卑鄙的手法把自己从内心认为不错的小龚〃充军发配〃,把向自己告密的小蔡调进办公室,理由是自己身边需要〃明白人〃。
说它是悲剧,第三在于主人公内心深处自以为后来作为十分仗义。池大为发迹之后,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做得并没有向他的前任那样离谱。但是,他绝对不是因为良心发现,而是为了谋求更大个人利益。一旦他的所谓改革、讲真话会妨碍他的前程,他必定抛弃无疑。记得有人曾说,谁要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谁就要想办法谋取更大权力,不然的话你就没有为人民服务的资本。看看,说得多冠冕堂皇啊。〃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变得卑鄙〃,我们有理由拒绝这种〃正义〃逻辑。
几乎人人都说,个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但是,换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任何时代都是无过的,关键看时代里的每一个人。社会上有滋生妓女的土壤,这并不能成为女人都去争当妓女的理由。我们难以相信,当所有原本有良知的人都成为池大为似的政治妓女,社会将会变得多么可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