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牧野小说310胡同
(2011-01-22 08:56:12)
标签:
财经刁德三童牧野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股票 |
分类: 童牧野小说 |
死胡同的准入证
——长篇小说《孜孜不倦刁德三》第95章
童牧野
出自本章的童牧野语录:融资融券,实际上是引诱冒险家入内的一个死胡同。给他们一个准入证。不能保证他们一定能赢了出来。更多的是输在里面、困在里面出不来。在死胡同的外面,很多人在看热闹。更有监管人员,可以自由出入死胡同,围剿谁,谁是逃不了的。
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正式运行。尽管这天大盘略为下沉,但收盘后,媒体报道:这天的融资做多者,多于融券做空者。股民显然为这样的报道,振奋了情绪,次日2010/4/1愚人节,大盘上扬。
刁德三很能理解师傅童牧野的既不融资做多、也不融券做空的中立的立场。甚至很能理解:干脆不开通融资融券信用帐户的不介入、不参与的立场(类似于印度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东方大地此类领域的跨世纪延伸)。
一般情况下,不参与融资做多的理由如下:
1,从券商那里融资做多,跟民间借贷投机股市,区别很大。前者只能做某些指数的大盘成分股。不能融资炒中小盘。不能融资炒创业板。不能融资申购新股。不能融资做股指期货。而后者没有这种束缚。
2,融资做多那种指数的大盘成分股,恰遇那些大盘成分股的发起人解禁股抛盘,融资做多,还不是主动羊落虎口?你满仓加透支买多少,解禁股正好高价抛多少。淹都把你淹死。
3,融资期不是一年期的,更不是多年期的,而是半年期的,对于半年期来说,融资期偏短,融资利率偏高,那半年恰遇熊市、温吞市,不仅赚不到差价,而且到期止损,再还本付息,等于加速消灭自己。
4,用已经满仓的股票打折计算后,按比例融资,融资做多后的新筹码是烫山芋,原先满仓质押的股票有可能成为烂山芋。烂山芋、烫山芋若同时暴跌,那么券商依照融资合同在熔断点价位强制砍仓,必重伤融资做多的死多头。
5,只要有融资做多者在,一旦熊市越演越烈,就会有融资做多者的爆仓、砍仓前赴后继,最终导致真正抄底的不是融资者,而是坚定持币的长期不参与者。到没人敢融资,没人敢抄底的尸横遍野之际,才空翻多。
一般情况下,不参与融券做空的理由如下:
1,从券商那里融券,只能融那些本来就炒不动、价格也不算疯狂的部分大盘指标股来做空,下跌空间有限。短时间(半年)未必能赚出高于融券利息的倒差价。较悲惨的结局是:融来卖空的股,涨了,追高买回还股,再赔融券利息,双向赔钱。
2,最值得在疯炒到最高价卖空的新股,是不被融券卖空的。想想也对。新股上市,若允许被你融券卖空,等于大剂量让你不用摇号就中签,还让你最高价卖出,以后股价平复、下落再买回、还股,那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是不会开放的。否则大家都不申购新股,都高价卖空新股,新股高价发行的大业,也就毁于一旦。
3,融券卖空,最终还是要以所融之券(那些大盘股)在市场买回来进行前面卖空的抵消结算。这与股指期货的买卖双方最终都以现金结算,有本质的不同。融券做空,更容易诱发多逼空。
4,券商们要是发现哪几个股票被人融券卖空卖得越厉害,就自己越是买进那几个股票,理论上可以酝酿成券商集体多逼空,把那些融券卖空者一网打尽、统统予以消灭的可能性。那些融券卖空者一旦被轧空,融券期到期,被迫花更多钱、更高价买进那些股,平掉卖空的仓,再还掉融券的利息。真是加倍被剥皮、敲骨、吸髓。
5,融券卖空后,有期待下跌的单向期盼心理,不容易更客观地综合各种因素判断涨跌趋势。尤其当指数下跌、股指期货也下跌,而融券卖空的个股偏偏多逼空而上涨、暴涨,就算没打爆你,也先气死你。
6,融券卖空,卖价依法不得低于最新成交价。这将导致:当下跌趋势确立时,股价成对角线往右下角跑时,你融券卖,永远卖不成。因为你的融券杀跌卖出单,会被交易所电脑自动判定为无效单,予以剔出。
7,更悲惨的是,当你的比最新成交价略高的吊价位融券卖出单,在反抽或反弹中得以成交时,你的新麻烦可能又开始了,此前一路下跌,你一路卖不成。卖成之后呢,一路上涨,继续反抽或反弹,不断反抽或反弹,等到你明白已被轧空、多逼空,恨不当初,悔之晚矣。
融资融券究竟对谁有利:
1,对股民、投资者来说,融资融券是高利贷紧箍咒下的短线轮盘赌。大户容易速变成散户。对券商表面上没啥风险,无论融资出去,还是融券出去,利息稳拿。止损后,也只损失到客户头上,没有损失到券商头上。券商多了一份融资出去、融券出去的利息收入。
2,但,随着那些优质客户(有资格融资融券的)一个又一个、一群又一群被加速消灭,最宝贵的客户资源萎缩了。券商本来该源源不断赚客户的手续费,但靠融资融券,都杀鸡取卵了,都提前了断了。减少了券商未来的利润生长点。最终反过来,还是对券商不利。
3,对某些大盘成份股的发起人有待解禁股(或被法院冻结股)的股东,最为有利,先融券高价抛出,原有的有待解禁股(或法院冻结后解冻),一旦解禁解冻,从发起人账户,转手到信用账号(正常交易或非交易转让),用来还融券卖空的股数。这是唯一不会被多逼空逼死的买卖。而且也不怕暴跌,越是暴跌,越说明这样的套保操作,操对了。
4,活跃了市场,对国家多收股票交易印花税有利。对指数平稳运行有利。以后,中国的股市指数,涨得太猛,诱发融券做空。跌得太惨,诱发融资做多。市场有了自动调控器。一般情况下,走势更趋平稳。因而,对大多数既不融资、也不融券的股民来说,股市更显和风细雨。
同理,一般情况下,股指期货参与者,最好不参与商品期货:
商品期货的最终交收标的,是金属、粮油等实际货物,则容易被逼仓。而股指期货的最终交收标的,双方都是现金,被逼仓的可能性就相对降低。融券做空的最终交收标的,是具体个股,也容易被逼仓。
所以,为了防范万一之不测,谨慎型的期货参与者,应该只是偶尔参与走极端后、拨乱反正的股指期货。而不应该参与金属、粮油等商品期货,也不参与融券卖出。对融资做多,也不应该介入。
看了上述刁德三的详尽心得体会,师傅童牧野批语道:融资融券,实际上是引诱冒险家入内的一个死胡同。给他们一个准入证。不能保证他们一定能赢了出来。更多的是输在里面、困在里面出不来。在死胡同的外面,很多人在看热闹。更有监管人员,可以自由出入死胡同,围剿谁,谁是逃不了的。
童牧野2011/1/22补记:
作于、见报于9个多月前的2010年4月初的本章,已被9个多月来的市场表现所证明为观念、理念、自我约束、自我纪律的完全正确。
那些允许融资买进的大盘银行股,成为最沉重的熊股、温吞水股。那些不能融资买进的中小板股、创业板股,有过一段时间的疯牛表现,然后也疯死坠落。
商品期货的多逼空、空逼多,轮番表演后,双向杀死一大批博弈者,一度连续暴跌或跌停,甚至重创或打爆某些机构客户及其所在的期货经纪公司。
股指期货的重仓主力,是空头主力,在这一年连战连胜。连10月因银行贷款短期放松而造成流动性短期泛滥、股市短期上涨,也给股指期货的远期合约长空,创造了高开空的机会、笑到最后因狂泻而获巨利平仓的美妙机会。
本章,是有关融资融券、商品期货、股指期货的《圣经》级别、与时俱进版的先知箴言。
人间师傅童牧野、阴间厉鬼刁德三,师徒共谢上帝及众神的心灵点拨。共谢鬼使神差的心灵感应。
word55003.95《死胡同的准入证——长篇小说〈孜孜不倦刁德三〉第95章》童牧野作于2010年4月2日。发表在:《金融投资报》2010年4月3日4206期9页。《后现代派小说家童牧野》博客2011年1月22日《童牧野小说310胡同》。
《孜孜不倦刁德三在期指元年》卷首语
小说不一定要讲个故事……小说不一定要有情节。小说不一定非去塑造人物的性格不可。小说中还可以免除惯常对人物和环境的描写……
在一部小说展开的进程中,当诗的手段能更有效地表现作家或他们的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时候,为什么不可以插入整章节的诗用以代替叙述者的描述或人物的表白呢?小说另一种情趣倘只有诉诸散文才能得以充分体现的时候,作家尽可以写下整段整段、整章节整章节纯净的散文……小说将可以和任何一个文学类别联姻,生下许多漂亮的男女孩子……既然有过散文与诗结合的散文诗,那么散文与小说的结合将产生散文小说……
——高行健1981年。
早年,我曾经把论文形式与小说要素进行杂交。杂交出论文式小说。发表在专发论文的刊物。窃笑不止。
近年来,更是连篇累牍地把数字流,泥石流般地,大规模融入到小说中,当报刊发表我的数字流、精神流长篇小说时,每周一章,连续多年,让读者酷喜而欲罢不能,以至该小说不可以结束,否则读者们不答应。
于是报刊办多久,这小说就连载多久。还将源源不断。暂无止境。但它,《孜孜不倦刁德三在期指元年》(刁德三系列第3部,第95至133章),几乎每章都是大堆专业数据夹杂刁德三的讲解。
某些恨数字、恨数学(其实我在小说中只用了小学水平的数学)的习惯传统小说模式的文学守旧者,也许会大惊失色:你这难道是小说?你这不会是对小说的蹂躏吧?
这样理解也行。蹂躏女小说的男小说家。而且不犯法。犹如上帝用虚拟行为,赐玛丽亚一个梦,梦中便暗藏了培育了耶稣的上帝之神圣精子。没人说上帝这样是遥感蹂躏了谁,或触犯了人间道德、人间法。
小说家,身为文学虚拟世界的造物主,在某个作品中,只造了数字流和刁德三的精神流,以及两种流的对撞,忽略了刁德三的容貌(他是厉鬼,不以貌取胜)、发型(骷髅头没有发型)……那是突出了主流,忽略了支流……当然某些精神水花、波纹、细节,还是时不时地予以激活。
当读者们的来函,纷至沓来,念念不忘托我向刁德三问好,我知道这个厉鬼、善意的好厉鬼,已经活在越来越多的人的心中,而且彼此融洽,互相给对方以微笑、好运。他会帮你以毒攻毒,抵挡周围潜在的恶意。
——童牧野2010年9月23日。
小说,可以有无限种表达方式。让小说反映股指期货的翻天覆地交易史,我偏爱流水账的数字流的故事模式。穿插着这些数字流,流经鬼魂刁德三及其师傅童牧野的脑海时,激发的以师徒讲解模式出现的精神流。
在伟、光、正的执政时期,用这种小说占据官方报刊、官方钦准博客的版面,是数字流、精神流的小说,井水不犯河水的自由流选择。犹如毕加索把活的眼睛画在活的脸盘之外,让古典画家瞠目结舌,但无政治风险。
在更未来、更无观念禁忌的另一个更自主时期,我推出发表的,可能是案件流小说,那个更符合传统的小说模式,犹如阿拉伯古典小说《一千零一夜》。充满更不飘渺、更有张力的血肉人物、以及血腥故事。
身为后现代派小说家,我的自谦和宽容,表现在于面对自己的作品,以及受到的好奇眼光,是这样回答的:
这是纯粹散文吗?太抬举它了吧。它不纯。铜腥味浓郁。而且在真实的反面,拉拢了虚构。
这是期货交易史的史诗吗?不,有期指支流史的成分,但不是诗。
这是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吗?不,它含有虚拟成分包括见了数字流就一心向善的净化、升华了的鬼魂。
它是小说吗?允许你说不是。
两千年来,越是《圣经》,越是允许俗人说它不是小说。然而在我看来,《圣经》难道不是小说吗?它是综合了传奇故事、道德说教(散文、论文)、赞美诗、抒情散文的跨越时代的、在文体上无拘无束的伟大小说。
——童牧野2010年10月31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