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牧野藏书1167语堂

(2009-10-28 08:23:27)
标签:

童牧野

首版

my

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

文化

分类: 童牧野藏书

 

童牧野藏书1167语堂。

童牧野书评的6档评级如下:5星级:极佳,值得再三拜读。4星级:很好,逐句逐段精读。3星级:较好,抽空认真泛读。2星级:一般,忙时暂缓阅读。1星级:较差,选为败笔案例。0星级:极差,简直不忍卒读。有些书虽然收藏但尚未细读,则标为“有待评级”或干脆无限期地未标注评级。在未来的《童牧野藏书》不断的修订中,若见针对同一本书却有先后不同的评级,以时间上晚评的为准。可能自己再读时有了新的感触,也可能参考了牧野静弓以及我的读者朋友、网友的意见,而不断修正着过去的评级结论。若被评作家本人认为我对其作品的评级偏高了或偏低了,也可来函指正,以便这边订正参考。接受众网友建议,外语作家书库、汉语作家书库,轮流穿插着公布。鉴于博客系统不能兼容某些外文的某些字母,藏书里的几十种外文的作者名、书名,在我电脑里都能正常显示,但在博客上却部分呈现为乱码或空白。于是,某些外文的上戴帽、下穿鞋的字母,有时在本博只好改用相近的英文字母来表达。

 

林语堂

 

英语、汉语小说家林语堂(Lin Yutang。1895/10/10至1976/3/26。享年81岁)作品分库2009/10/26更新1167。童牧野3号藏书楼7号书橱2格右、内,3格。2009/5/1重温。

第1至30本,名为全集的选集:

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全30卷:

卷1-2小说:京华烟云,张振玉译,447+508页;

卷3小说:风声鹤唳,张振玉译,391页;

卷4小说:唐人街,唐强汉译,306页;

卷5小说:朱门,谢绮霞译,422页;

卷6小说:中国传奇,张振玉译,266页;

卷7小说:奇岛,张振玉译,398页;

卷8小说:红牡丹,张振玉译,452页;

卷9小说:赖柏英,谢青云译,203页;

卷10传记:林语堂自传,从异教徒到基督教,八十自叙,工爻等译,318页;

卷11传记:苏东坡传,张振玉译,393页;

卷12传记:武则天传,张振玉译,227页;

卷13散文:翦拂集,大荒集,365页;

卷14散文:行素集,披荆集,292页;

卷15散文:讽颂集,今文译,190页;

卷16散文:无所不谈合集,514页;

卷17散文:拾遗集上,301页;

卷18散文:拾遗集下,406页;

卷19论著:语言学论丛,351页;

卷20论著: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黄嘉德译,335页;

卷21论著: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越裔汉译,400页;

卷22论著:孔子的智慧,张振玉译,185页;

卷23论著:啼笑皆非,徐诚斌译,194页;

卷24论著:老子的智慧,穆美汉译,291页;

卷25论著:辉煌的北京,赵沛林等译,332页;

卷26论著:平心论高鹗,392页;

卷27译著:女子与知识,易卜生评传,卖花女,新的文评,罗素夫人等著,林语堂译,305页;

卷28译著:成功之路,马尔腾著,林语堂译,208页;

卷29附录:林语堂传,林太乙著,328页;

卷30附录:吾家,林阿苔、林亚娜、林妹妹著,潘荣蜀译,178页;东北师范大学1994年首版首印3000套,精装681万字。4星级。

童牧野点评2006-12-4:出版社既要称全集,事实上又不是全集,则命名为“名著全集”,没被选入的不是名著?他编的《当代汉英词典》等,也是发行量很大、影响很广的很有名的名著(在他去世后,他女儿林太乙进一步修订成《最新林语堂汉英词典》再版于1987年),但若放入全集,篇幅就更大了。

第31至35本,单行本:

林语堂《中国人》(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全译本,郝志东等译,英文原版1935年问世,学林1994年首版首印1万册,平装460页32万字。4星级。

童牧野点评2006-12-4:这个全译本,与上述《林语堂名著全集》第20卷的同名书删节本,对照阅读,可知作者的思想,即便在中国当代的一些出版社看来,仍属敏感话题。

林语堂《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与吾民)英文版,1935年问世,外研社2000年首版、2004年5次印至45000册,平装343页24.3万字。4星级。

童牧野点评2006-12-4:中文译本的“吾国与吾民”语调较温吞。英文原著书名My Country And My People(我的国家和我的人民),更为大气,犹如帝王自叙。在这个世界上,真正伟大的作家,笔下都有这种帝王气势。事实上,他们的文化遗产和身后盛名,也超过政界的大多数帝王。

林语堂《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艺术)英文版,1937年问世,外研社1998年首版、2005年8次印至74000册,平装431页。4星级。

童牧野点评2006-12-4:他的学历比鲁迅的更高(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他的作品比鲁迅的更厚重(享誉全球的多部长篇小说),他的生活比鲁迅的更滋润(41岁定居美国,71岁定居台湾),他的寿命比鲁迅的更长(81岁仙逝于香港)。他写作之余,还耗费大量精力、财力,成功发明并亲自制造了机械式的汉字打字机,与普通的英文打字机差不多大小,可以打出7000个不同汉字。但因昂贵而无法推广。且在几十年后的电脑时代,被彻底淘汰。这是前车之鉴,别去急于发明当时无法大批销售、事后又被彻底淘汰的东西。

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英文版,外研社2005年首版、2006年3次印,平装678页。4星级。

童牧野点评2006-12-4:他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就是这部,直接用英文写,这部小说曾被第40届国际笔会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虽未获奖,但畅销全球至今。前车之鉴:想获诺贝尔文学奖,在获奖前不能太畅销。

林语堂《美国的智慧》(The Wisdom Of America)刘启升译,陕西师范2006年首版首印,平装408页37.5万字。4星级。

第36本,林语堂的次女、小说家林太乙(林玉如。林无双。1926/4/1至2003/7/5。享年77岁)作品:

林太乙《女王与我》,2003年问世,湖北人民2006年首版首印8000册,平装211页9万字。4星级。

附录:维基百科中的林太乙(摘要):

童年深受其父亲影响,林语堂也亲自教林太乙学习中文,因鼓励女儿投稿,语堂便以《吕氏春秋.大乐》里面的“万物所出,造于太乙”之典故,起太乙为玉如笔名。

1943年,林太乙在美国写了英文小说《战潮》,颇受好评。中学毕业后,父亲认为她不必上大学,于是,林太乙到了耶鲁大学亚洲研究所当中文教员。几年后,她到哥伦比亚大学校外进修部选课,选英国小说和新闻学课目。期间她认识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黎明,1949年两人结婚,婚后,林太乙生了一女一男。

1965年中文《读者文摘》在香港创刊,她被聘请担任总编辑,直到1988年退休。退休后和丈夫移居美国,先后完成《林语堂传》、《林家次女》、《春雷春雨》等著作。并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将中国古典名著《镜花缘》译成英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