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童牧野散文 |
盛宴的买单
作者:童牧野
读者来电,吐露心声:“1996年12月的特评员的股评发表之后,股市发生万张抛单砸十张接单的一边倒现象,上证指数连挫三百点左右,应声而跌啦,却跌出855点的世纪末大底。两年半来,再也没有回到那个大底。1999年6月的特评员的股评发表之后,股市发生万张抛单被十万张接单追捧的沸腾现象,上证指数屡创历史新高,应声而涨啦,会不会一鼓作气地弄出一个世纪末的大顶?”
嘘,这个问题,不是股评家的,没资格回答。
现在有资格回答的持证股评家中的相当一部分,今年被“咨资考”(咨询资格考试)噎住,即将失去资格,答了也是白答,不能当真。
来电提那问题的读者,虽然现在还不是股评家,但却顺利通过今年的咨资考,有望获得股市咨询资格,从股民一跃而为持证股评家。
既然如此,尊来电者为师。
师曰,1996年12月那回,多少“不怕套、套不怕、怕不套”的持股者,惊恐之中,本来誓死捂股的也变成坚决斩了再说,结果他们斩错了。
1999年6月这回,刚好相反,平常最漠视股市的人,也纷纷冲进股市。
大楼里若住了几个股票大户,物业公司的电梯工啊、穿制服的门卫啊,也都纷纷向他们打听吃什么股最好。
传媒上号召大家珍惜这波大行情,用的是最煽情的字眼:“泡沫根本没有,后市大胆看好。”
值此沪深A股的平均市净倍率为六倍多(平均每股市价是每股净资产的六倍多),在某些传媒的舆论导向上,积极控制,不希望大家往泡沫上多想。
这是很妙的一招,用泡沫救泡沫,效果奇佳。
为了防止肥皂泡破裂,最巧妙的办法就是继续加水再加洗衣粉,把泡沫弄得更多一点,让泡沫互相支撑,泡沫越多,越持久。
于是,股市仿佛在举行胜利者的盛大宴席,在干杯声中,不许讨论泡沫问题,醉醺醺地说点醉话:“啤酒不是酒,小姐不是姐,股票不是票,多头不是头……”
机构可以这样融资、那样贷款地借钱也要把股市打上去,对广大散户来说,有着极大的诱惑,他们愿意解囊下买单,愿意进这宴席,跟风喝它几壶。
宴席被风卷残云之后,不等散席,个人超级大户擦擦嘴巴,打提前量告辞了。
做庄打先锋、撤庄也打先锋的东道主,借口上厕居然也溜了。
剩下殿后的机构和跟风的散户,大眼瞪小眼:谁来下最后的天量买单?
结果,留守股市者,努力把他人灌醉再说。
一个模仿起相声语言:“上证指数已经创出历史新高,深圳成分股指数怎么不顺着我的手电筒光柱爬上去啊?”
那个说:“它爬上去,爬到一半,您若把手电筒一灭,它掉了下来,说好找您报销啊……”
嘻嘻哈哈,互相纠缠,恋股者,犹如被定身法定住,无法离市,并身不由己地大演好戏,热闹非凡。
word00703.137《盛宴的买单》童牧野作于1999年6月24日。发表在:《福建经济报》1999年6月25日1851期3页。《今日商报》1999年6月26日1489期5页。《证券市场》1999年6月26日520期44页。《湖南证券报》1999年6月26日391~392期16页。《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999年6月26日562期5页。《改革时报》1999年6月26日1349期1页。《经济早报》1999年6月28日2页db转载。《前哨》1999年11月20日3227期3页db转载。童牧野著《多空争战》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平装版365~367页。《后现代派小说家童牧野》博客网页2006年11月17日《童牧野散文集18盛宴的买单》。
前一篇:童牧野网航日志677奥威中签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