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牧野语录75。本博起源

(2006-04-15 03:31:05)
分类: 童牧野语录
童牧野语录75。本博起源。
 
财团河北省将士YangZG来函(2006年4月13日):
元帅,您好!全家吉祥!
首先感谢元帅在百忙之中回复我的关于……(童牧野注:为了给当事人、当事单位更方便,这里及以下的省略号处,乃我所删节)一事的电邮,元帅的建议我将铭记心中……
以前曾经请教过元帅一件事,不知元帅是否还记得,关于我父亲出工伤后请求法律取证事宜,当时元帅建议咨询当地的劳动仲裁部门……。后来没过多久,包工头突然态度大变,主动到我家询问医药费情况和治疗进度,并很快付清了我父亲先行支付的所有医药费和工作期间应得的全部工资;更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在我爸所在的……公司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对方还赔付了我爸因工伤休假期间共……个月的工资作为误工补偿。在我爸37年的工作历程中,这是破天荒头一次!今年年初,我爸的退休手续也提前一年顺利办妥(得益于……公司办公所在地被……商团购买改建为……),此事让我爸担心了半辈子,因为此前该公司曾濒临解散,后又在县政府主持下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从集体企业变更为半私人企业,公司内员工大多认为退休是个未知数,中途有一些老工人选择离职,如今后悔莫及!这段时间,一系列事情的顺利解决,全亏了元帅和众神的默默庇佑,自从跟随元帅和众神以来,我深感生活变化巨大,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双丰收!再次感谢元帅和众神的指引。
另外有一件事情特向元帅汇报:我所在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从去年开始效益逐步下滑,原因是疯狂的产能扩张所致,我司的主导产品是……及配套……,2002年以前多年来产销两旺,03年扩建新的生产线,04年投产产能扩大……%以上,05年便出现销售不能同步增长的疲态,从05年……月份以来已经有……家……分厂停产至今,其他分厂也不能排满生产。如今仅剩另外两种非主导产品还保持产销两旺,……和……,但现在公司高层开会已经提出这两种产品的扩建生产线计划,……产能扩大一倍,……扩大两倍,似乎只要还有产销两旺的产品,公司就会把赌注押在其上,猛扩产,直到彻底滞销完事!此种模式,不知是否其他国企也这样?元帅对此怎么看?请指教。
还有,元帅推荐的好书《兄弟》下部、《生死疲劳》《血色黄昏》《我把青春献给你》等……拜读,谢谢元帅为我们有缘人建立的这个书海航标灯。元帅对余华的肯定和推崇,我很有同感,从我大学时代(大概1997年间)初次读到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时起,我就认定余华是中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他以前的所有著作我都已通读,欣喜的是去年年初还……买到上海文艺版12卷的精装签名本,如今又能买到《兄弟》的签名本,真是三生有幸!以前我还跟同学同事谈起余华应该是中国最有可能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大家都一脸不屑,说那么多著名作家都没拿到、余华算什么,我很生气,感到自己人微言轻,如今看到元帅也这么认为,我深感自己的眼光并没有错,谢谢元帅!
顺祝牧野家族永世安康!
 
财团督战厅元帅答(2006年4月14日):
来函欣悉。国家对劳动者的保护,日益走上正规。公司顺应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态度也算积极。
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成同名电影《活着》(张艺谋导演,葛优主演)1994年就获法国嘎纳电影节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却长达十几年被国内禁映。余华的小说是得了意大利、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很多境外的文学大奖、骑士勋章并红遍全球后,国内出版界才终于对他刮目相看,承认其为至尊宝,于2005年给他“中华读书特殊贡献奖”。
余华得了国外那么多的文学大奖后,国内的矛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没他的份。将来就是有他的份了,也不是这个“奖”在给作者增光,而是作者在给这个“奖”增光。
您来函中说的当时那些大学同学对余华“一脸不屑”,是啊,当时的余华,连大学都没考上或不敢考。回顾余华走过的路,幸亏他没上大学,他父母也没拿钱赞助他上大学或留学,上了也就毁了、废了他的文学奇才了。他不用做作业、不用考试,他博览群书(我现在很用功地在看的许多世界当代名著,余华20年前就找来、借来、抢来看了)。如今世界上那么多外国著名大学聘他当客座教授,巡回演讲文学,连讲10年都讲不完。
人要趁还没那么忙、没那么被人承认时,就默默地写下很多东西,哪怕暂时不发表,以后派用场。
人默默地做对自己该做的,默默地纠正自己该纠正的,默默地把握自己该把握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无需自己炒作,国外国内,届时会一哄而上,届时就怕分身无术。
余华现在最苦恼的,恐怕就是:分身无术。最好是:一个余华在睡觉,一个余华在赴宴,一个余华在演讲、一个余华在签售、一个余华在写作,一个余华在旅游,一个余华在看博(看大家的博客)。
在此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在开辟本博之前,我已经有其它3个博客网页。2005年10月22日发现余华的博客后,想给他以实名制留言,才注册了本博(注册以后很长时间闲置不用)。后来发现,除我本人之外,第一个光顾本博的,并且第一个跟贴的,是余华。是余华以实名制(点他跟贴的署名,就自动进入他的博客)留下的跟在我贴之后的如下第一跟贴(那时本博的累计点击数还只是个位数呢,现在靠大家的捧场,已经是6位数啦)。
余华那贴,现在还保留在那儿呢,不怕麻烦的可以去看看,要往前翻很多、很多页呢。童牧野感叹:余华写书、说话,总是那么朴素,这也是没读过大学、只教过大学的好处啊。为了照顾没空往前翻的网友,那两贴,转载如下:
童牧野在《童牧野给余华的留言》发贴(2005-10-22 09:06:32):余华网页的留言栏,限500字符,只好把本函的删节版留在那里,全文版保存在这里。但愿余华将来能看到。
余华在《童牧野给余华的留言》跟贴(2005-10-26 18:35:06):我看到了,谢谢你买了这么多我的书。
 
发表于《后现代派小说家童牧野》博客网页2006年4月15日《童牧野语录7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