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牧野小说集25。心灵一

(2006-03-21 08:47:34)
分类: 童牧野小说
健康的体魄和自由的心灵(之一)
——长篇小说《财神的宝库》第106章
童牧野
承接上回,话说2岁多的牧野静容,在2006年1月,从少年张卫红那里,感染了1969年温州型的轻度感冒,支气管不舒服,咳嗽,上半夜略有低烧,下半夜又自己出汗而退烧。
很多读者朋友,尤其是初为父母的,先后来函,想和我交流有关维护幼儿健康方面的经验。我的经验是:幼儿多病固然不好,但从不生病、缺失对某些疾病的抗体、太纯洁了,也不好。
静容跟他哥哥一样,从小就接受适当抗寒的训练,夏天开着凉爽的空调还打赤膊,冬天睡热了蹬了被子或睡到被子上去,也随其意而顺其自然(关键要注意他的手心、脚心是暖和的,否则就得加强保暖)。
写到这里,也许有一小部分刚接触我作品不久的读者,会觉得看不懂,甚至发问道:你说的幼儿是否暗指中国幼年期的股市?你说的保暖,是否指利多政策?你说的什么什么,是否暗示股票中的某某板块?
答:不是。不是。不是。
在证券类报刊中,不同的作者,分工不同。政策动向的揣测剖析,请看教授研究员的时评大作。板块沉浮的追踪报道,请看注册分析师的股评大作。而股民在股市之外的幸福生活指南,则可以看看(沉溺苦斗而痛恨幸福者也可以拒看)我这既非教授研究员、也非注册分析师而只是常年不炒股、偶尔救救市的股民中脱颖而出者的代表人物在股市之外的文学习作。而且几乎是纯文学的习作,既有实话实说(反映现实),也有虚事虚描(小说虚构),但没有什么暗语,没有什么隐晦。极其难得地偶然联系一下股市,也必会亲自白纸黑字地直来直去地点破,用不着太费心、太多心地乱猜。真要请大家猜谜时,也直言这是谜,并直言谜底何时在何处透露。
所以,无缘者读我的小说,苦死了,不读嘛不忍心,越读嘛越揪心:童牧野这狡猾的家伙,在本章里到底看多看空?看多看空?怎么字里行间,找不到半点暗示?
而有缘者读我的小说,乐极了,不登不可以(每年第4季邮局办理下一年度的报刊订阅时,都有大批读者发来Email询问下一年度我的连载小说将发表在什么报刊,以便赶紧去邮局办理相应报刊的订阅手续),越读越开心:童牧野这可爱的哥们,在本章只讲成人保健、子女教育、文学欣赏、影视评论、神话演绎,就是没提股市一个字嘛!好!这说明这哥们阶段性地没在看股市、而且阶段性地不关心股市、说不定这正是以身作则地明示而不是暗示我们远离股市呢!至于持股远离股市还是持币远离股市,发个Email问他一下,他的近期最常用的一系列Email地址不就在他的《后现代派小说家童牧野》的博客网页上嘛,咦,这童牧野的博客网页的累计访问量已突破80万人次啦。
当今中国,博客访问量高的,首先是最招人喜爱的影星、歌星(包括超女)的博客。还有就是著名作家的博客(如著名作家余华的博客网页的累计访问量已突破36万人次)。还有就是近期大红大紫的巡回演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啪(惊堂木)!我是郭德纲”的相声新大腕郭德纲的博客网页的累计访问量已突破52万人次。而教授研究员、注册分析师的博客网页,访问量一般都不大(平均在几千左右,几万就算是多的了)。这反映了中国上网而点击他人博客者,总体上说,最崇尚的还是艺术、文学,而非股票。
多年来,我一直劝证券类报刊,不能把股民的视线只往股市一个方向引,也要往股市之外的生活呀、艺术呀、文学呀,推他们一把。而且,就从我写的这块小小的园地做起吧。
话说2岁多的静容病了,还念念不忘欣赏艺术。很多朋友来函,关心静容看的都是哪些光盘?他们也好买同样的光盘给自己的幼儿观看。这样,可以跟静容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家里的电影DVD光盘、歌曲VCD光盘,大多是静容的妈妈去大超市采购食品时,顺便采购的。较多,我都来不及编到网上的《童牧野藏书录》(既含纸质出版物,也含音像出版物)中去。但是,已经发现,在那么多的歌曲VCD光盘中,静容最喜欢听、百听不厌的的歌星,是共同艺名为Twins的香港那两位大姐姐。她们年轻刚出道时,演唱的大量儿童英语歌曲,很让静容着迷。2岁多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审美观,他醉心于里面那两个清新淡雅、口齿清楚的大姐姐那琅琅上口的好几碟好听的歌曲。
静容病了,但神志很清醒,仍好动,听着、看着电视机里播放的歌曲VCD光盘,还跟着里面的大姐姐、里面的小朋友,举手、投足、扭腰地跳舞呢。看到电视机画面里有小猫过街,他也学着趴到地上,学猫快速爬动。这里需要提醒股民中的各位家长:幼儿生病,如果是高烧,或者神志不清,眼光呆滞,动作迟钝,表情疲乏,胃口不好,千万千万不可大意,一定要火速送医院急诊室。
而像静容这样,只有短暂低烧而没有高烧,神志极为清晰,目光仍然炯炯,动作极为利索,表情仍很俏皮,胃口仍然极好,则可以让他以自身的抵抗力加上食疗,抗击小病。但为了防范万一,我上网把静容的病症,与网上资料库中的流行脑炎、禽流感、典型和非典型肺炎、白喉、百日咳等各种厉害的病症逐一对照后,确认100%不可能是那些病,才可以自己用自家已故太公(地方名医)祖传的偏方医治。
这个食疗偏方,公布如下:很简单,用新鲜的生大蒜瓣数片、晒干的红辣椒数枚、超市里买的青蚕豆一大把,煮成一大碗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蒜辣豆汤。
静容主动对前来探测其体温的爸爸微笑,看到爸爸喝那豆汤,他也要喝。家里,妈妈吃东西、哥哥吃东西,基本上是文明的、无声的。只有爸爸吃菜、喝汤,跟日本的山野农民似的,吧唧山响。静容觉得同样一锅东西,那盛到爸爸碗里,被爸爸吃出很大声响的,可能是最美味的。所以,静容赶紧依偎到正喝着美味汤的爸爸身旁,小鸟般扬脸张嘴,盼爸爸喂他。真的喂他一口汤,他闭眼皱眉,品味着这是什么怪味啊?
这时假如紧接着喂他第二口,他也许会拒绝喝这大蒜怪味汤,转身走开。然而,看他表情是琢磨、疑惑这汤的味道与以前的各种汤的不同,就不急着喂他,爸爸自己加快了喝汤进度,一调羹紧接一调羹的,爸爸自喝自的。眼看着爸爸自己连喝七八调羹,这汤岂不没剩?静容赶紧扬脸张嘴,请求再来一口。于是,我喂他一口,再喂我自己一口。静容眼见碗里的汤有限,要求我也连喂他七八口,于是父子双双喝得很兴奋。
写到这里,我的遗传基因中,有这么一段复苏了,呈现出这样的图像:那是几百年前,天下饿死人的岁月,我的祖上的祖上,曾沦落为灾荒中逃难的乞丐,一碗没有大蒜、没有辣椒、没有青蚕豆的野草(野菜都早已挖光了啊)树皮汤,上下辈,谦让着,你喝一口,我喝一口。他们的灵魂,突然复活于我的体内。他们看我拿钱买食物,一边流口水,一边感叹:“好!好!好!”
插一句,如果我想涉及股市话题,我就在此直来直去地明白无误地写上:他们看我拿钱欲买股票,他们饿着肚子、渴着嗓子,感叹:“买那些很贵而无用、眼看着会糟蹋钱的东西,罪过啊罪过。”
但是现在,我不想买、也不想谈什么股票(怎么样?很直白,很好懂吧)。
静容掰着碗喝光那碗热汤的最后一点一滴,出了一身汗,当天晚上就痊愈了,整个夜晚都没再咳嗽,体温也正常,睡得很香。次日,他看见爸爸给哥哥剃光头,他也要,迫切地指指理发剪,又指指自己的头发。于是,静容很配合地(而且是盼着)让我给他理发,给他剃了个饱满漂亮的光头。兄弟俩对视笑个不停。
静容的妈妈,和静容的哥哥,又要出门去大超市大采购了,静容也想跟着出去,就自己赶紧换下在家穿的宽松棉鞋,自己赶紧换上外出用的皮鞋。发现妈妈、哥哥并不带他外出(如果幼儿从大超市的熙熙攘攘人群,感染了2006年变异型的流感,那可是喝蒜辣豆汤都未必喝得好的,需要去医院急诊甚至打针呢),急得静容像鲤鱼那样抗议挣扎,顿时热泪汪汪。但一看抗议无效,妈妈、哥哥已经下了电梯,他就立即停止抗议,停止哭叫,而且立即自觉、乖巧、主动地自己脱掉外出用的皮鞋,重新穿回宽松棉鞋,由此博得和他一起在家的爸爸的表扬,他的心情也立即由阴转晴,继而阳光灿烂,跑去拍拍爸爸的宝座椅子,敬请爸爸坐下……
篇幅有限,下回接着讲。
word02472.106《健康的体魄和自由的心灵(之一)——长篇小说〈财神的宝库〉第106章》童牧野作于2006年2月24日。发表在:《金融投资报》2006年2月25日3004期10页。《大江南证券》2006年1月25日9页。《证券市场红周刊》2006年2月25日7期总1199期47页《不说股市说偏方》。《后现代派小说家童牧野》博客网页2006年3月21日《童牧野小说集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