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童牧野散文 |
围城后面的三重门
童牧野
股市中的股民,从散户成长为大户,期间会有很多挫折和辛酸。文坛中的作者,从默默无闻到名扬四海,期间也常有不少困顿和隐痛。17岁的上海中学生韩寒,出了一部长篇小说《三重门》,作家出版社2000年5月北京出版,9月已第12次印刷,累计印量30万册。
此后,上海某出版社也抓住这个墙内(上海)开花、墙外(北京)香的好苗子,赶紧出了他的一本散文集,也是畅销得一印再印,印量可观。他这两本书的本年度稿费,按版税制估算,应在100万元左右。
然而,很多犯了红眼病的人,拼命在报纸上贬低他,说他1999年高中一年级7门功课不及格,留级后的2000年,仍有7门功课不及格。
不及格又怎么样?韩寒在文坛上的成功,跟股民的成功,有某些相通之处。股民抓股票,不可熟悉不熟悉、可爱不可爱抓它杂七杂八一大把,选股要精,不抓则已,要抓就抓十分有把握的一个,每次一个就够了。
韩寒抓学问,跟庄家抓股票,是一个风格的,他抓住了小说创作,而且他的文笔不嫩,相当成熟。起初,我不屑于看一个乳嗅未干的留级生写的什么校园小说,后来我爱人看了告诉我:这小说跟钱钟书年轻时写的长篇小说《围城》属于同一个艺术档次,身为钱迷的我,赶紧拿来拜读:果然!
做股票需要心态好,写作一部幽默轻松的谐谑小说,同样需要心态好,这又是相通之处。韩寒的心态很好:“7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思想品德不及格,总比没思想好。”
其小说全方位地深刻解剖了现行教育体制的各种弊病。韩寒写道:“许多有识的语文老师,他们也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中学语文课我一节没听过,可我就是比那些每节课都听的人出色。”
这种现象,跟股市中的同类现象,也是遥相呼应的:许多有识的咨询资格人员,他们也是咨询机构运作模式的牺牲品。他们的庄托式股评我不想多听,可我就是比那些每次股评都听的人,炒股更自如、更出色!
钱钟书的《围城》,讲了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令股民联想到满仓套牢在里面的人想逢高解套出来,空仓在外的人想逢低建仓进去。
韩寒的《三重门》,对学生来说,小学之门,中学之门,大学之门。
对应到股市,就是散户之门,中户之门,大户之门。一个散户,靠从亲朋好友那儿集资凑成大款,进了大户之门。就象一个学生,未考取市重点高中,靠家长支付大额赞助费,加社会关系的后门照顾,勉强进了市重点高中后,在那个环境压力下的困苦和难受!
小说中的少年男女的初恋故事,令我联想到股市中的庄家控盘控歪了。小说中的门门功课考第一的大才女兼大美女(初中三年级)苏姗,明知同级不同班的男生林雨翔爱她,她也动心,但不动声色地敦促林雨翔先搞好学习。她预料林雨翔只能考上区重点高中,她便自己在考试中放空几道题,有意降低自己的分数,以便不进市重点高中而进区重点高中,跟林雨翔在高中阶段继续同校。不料林雨翔的妈妈的麻将搭子是个神通广大的人,让体委主任给林雨翔开张体育尖子的证明,低分反而进了市重点高中。
于是鸳鸯两分离。高分女鸳鸯低档录取到区重点高中,低分男鸳鸯高档录取到市重点高中。相当于股市中的优股低价,劣股高价。所谓尖子的证明,敲上公章、正儿八经的假证明,是炒作题材啊,炒了再说,日后西洋镜拆穿了,大家也是见怪不怪。
韩寒连续两年多项指标不及格,属于ST学生,再不及格,恐怕要PT啦。但韩寒这样的学生,本来就该属于创业板,被出版社(庄家)看好,被很多既想当作家又不知如何下笔的少男少女(跟风群众)看好,知识结构因地制宜地重组一下,不就金光闪闪啦?
word00213.1.9《围城后面的三重门》童牧野作于2000年9月27日。发表于:《华北信息报》2000年9月30日287期7页。《江南时报》2000年9月30日1274期8页《从韩寒说起》。《新经济时报》2000年9月30日23期a页《抓住一个就够》。《经济生活报》2000年9月30日4页《股市三重门》。《华东信息日报》2000年10月1日356期5页。《滨海时报》2000年10月11日84期7页。《万科》2000年10月23日368期46页。童牧野著《股市咒语》珠海出版社2001年版21页。《童牧野4大博客网页》2005年11月10日《童牧野散文集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