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就蠢蠢欲动想出去走走。老伴去年得了结肠癌,整整一年的时间和医院打交道,没能出去旅游。今年我看他身体恢复得不错,就提议出去玩玩。我找了几个比较休闲的景点,最后他选择了三峡游。开始我想完全是采取自助游的形式,随心所欲地玩,不能太累。后来发现随团的三峡游比自己玩省心、省钱、省事。就与旅行社电话联系,最后约定,先随旅行社游三峡,到重庆后再选择自由行。实践证明我的决策非常英名果断!旅行社不单负责前期的吃、住、行,而且还负责安排后期在重庆的住宿与返程火车票,都算下来总费用比我的完全自由行要省近千元。
这次的三峡游的整个行程是先乘火车前往湖北宜昌,在宜昌游玩一天后,晚上再乘坐长江黄金7号豪华游轮继续游三峡。在游轮上住宿4天,在第5天到达重庆,然后在重庆安排游览一整天后,其它团员晚上乘火车回北京。我们到达重庆,随团游览完后,晚上则入住由旅行社已经安排好的酒店,继续我们的四天重庆自由行。
我的三峡游记就从湖北宜昌开始。4月14日晚21点多我们乘坐Z3次列车由北京西站出发,次日早上7点就到达了湖北宜昌东站。

下了火车,由于时间尚早,地导带我们先是游览了市区的一个街心公园。我身后的大桥是从宜昌到万州横跨长江的铁路大桥,所以叫宜万大桥。

这是街心公园里的天然塔,天然塔虽名“天然”,却非天然而成,而是人工所建。它位于宜昌城区沿江大道与横跨长江的宜万铁路大桥交会处的上方,也是一处名胜古迹。此塔屹立在江边丘上,俗称“宝塔”,附近一条支流也因之称宝塔河。现如今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环境中,已经不显眼,但在旧时却是宜昌古城的城标。

三游洞风景区位于西陵峡外,距宜昌市区10公里左右。三游洞风景区内主要景点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古军垒遗址、张飞擂鼓台、陆游泉等。

三游洞的名字有两个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个人曾一同游过此洞,人称“前三游”。到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来游过此洞,人称为“后三游”。

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有栈道可通。洞宽约20米,高10余米,深约3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称为“地鼓”。

三游洞景色奇丽,曾被古人喻为“幻境”。历代途经夷陵(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楷、隶、行、草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至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史料。

古军垒,始建于南北朝时延用至六朝,也是峡口唯一的古军事遗迹。在军垒中出土有古代箭镞以及东汉纪年砖等。立峡口古军垒,观西陵峡口美景,感古代雄关之雄壮。

在三游洞的西陵山顶面临大江处,有一柱形石峰,上有小平台,便是著名的“张飞擂鼓台”。据地方志记述,三国时期蜀汉猛将张飞在宜都郡(今宜昌)任太守时,曾在此台擂鼓督练兵士。猛将张飞的朔像背依幽深峡谷,下临滚滚长江,环眼圆睁,虎须戟张,巨臂挥捶,似闻隆隆能够战鼓声,再现了这位古代名将的勃勃英姿。游人至此,纷纷摄影留念,擂鼓台已经成为游客喜爱的景观。

绕过半山,面对滚滚江水,见一方石碑“三峡起始点”。下面行文:“长江三峡由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构成。它东起湖北省宜昌市三游洞,西至重庆奉节县白帝城,全长193公里。峡口明珠三游洞位于西陵峡口、三面环水、一面连山,洞景奇绝,风光旖旎,是三峡最著名的胜景之一。”
现在这里已经是一处重要的标的物,我们的三峡游也将从这里开始。

由于我们赶上了浓雾天,游轮不能过三峡大坝,只能停靠在宜昌市秭归县境内的茅坪码头。我们从宜昌市内乘坐大巴车,驱车近两个小时,才赶到秭归。这时已经黑天,停靠在码头上的就是我们要乘坐的长江黄金7号豪华游轮。
实际上我们是从三峡大坝的上游坐上游轮的,这样行程里就没有了游轮从下游到上游,通过五级闸门走三峡大坝的体验,还是挺遗憾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