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考上清华,镇里重奖60万引发群众不满
(2010-07-21 23:18:45)
标签:
高考东莞虎门清华大学红眼病教育 |
女生考上清华,镇里重奖60万引发群众不满
红眼病,红得有理
广东东莞市虎门镇的一个女生,考上了清华大学。这真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虎门的大小领导们,显然也是激动难耐,一甩手,奖了60多万!其魄力、其豪迈、其重视教育的态度,真是可歌,也可气。注意,我没打错字,的确是“可气”,而不是“可泣”。因为从老百姓的普遍反应来看,似乎并没有达到一干领导们想要的效果。
首先对那位聪慧过人的女生赞一个!考上清华,对虎门其他学子而言,是一种感召,更是一种榜样。这也给当地的官员们长了脸,女生能有今日之功,显然是他们一贯重视教育所结出的累累硕果之一嘛,不知道那位女生在发表感言时,有没有先谢国家,再谢镇里的父母官,然后才是父母。哦,对了,还有社区领导,学校领导,村委领导……
按说,虎门是个大镇、富镇,学生金榜题名,领导重奖重教,本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为何还有那么多不谐之音不合时宜地发出来呢?按某些官员思维,八成是红眼病作祟。一红眼人家考上清华,二红眼60多万的奖金。虎门宣教办主任李世贤似乎就没拿群众的非议当回事,宣称重视教育“再多的钱都不为过”!不过,不知虎门的领导们想过没有,莫非轰轰烈烈的一次大手笔,就是为了“危害”虎门人民的眼睛?况且,持非议者就算是得了“红眼病”,那也是“红得有理”。
一来,高考追星行为已渐成明日黄花,只将眼睛盯着几个尖子生,早已给公众造成视觉疲惫,相关部门已不再如以前一样狂热支持。今年全国多个地方包括广东省都不再公布高考文理科状元便为佐证。能考上清华北大固然是幸事,但考上清华北大却不代表就一定可以事业辉煌,考不上清华北大,也不代表就无法为虎门建功立业。相反,应试教育已渐为人诟病,从南都报道中可看出,即便是虎门这位考上清华的女生,在学校为求品牌效应的“剑走偏锋”下,其历程其方式也有多处欠缺人性化,非人人能及,并无多少推广价值。除了考上清华的这个结果外,不知道还有什么可资虎门领导大加宣扬的。相反,虎门领导们的超常热情,倒是让人生疑:究竟是宣扬学生,还是借机展示教育方面的政绩?
二来,虎门领导出手如此大方,似是拍脑袋决策甚至有炒作、哗众取宠之嫌。有网友就此发问:虎门经济雄厚,不代表你领导就可以财大气粗。甩出这60多万元,有没有先征询一下老百姓的意见呢?哪怕是事先知会一声,虎门人民也会受宠若惊而提高觉悟并予以理解且不会说三道四的。是啊,如果说领导自掏腰包,别说60多万,就是奖个600多万也没人有意见。虽说这么大一个镇,领导支配个几十万也不算什么,可这钱既然不是你家的,你拿纳税人的钱去追星、去投自己所好,就太有点个人主义或随心所欲了。至于说到炒作,在这60多万奖金中,有部分是女生所在学校出的奖金,对于收费不菲、平时也并非对所有学生都有情有义的该校来说,借机炒作、提高知名度就属当仁不让了。此外,重奖名义上是为了激励其他学子,可不见得你奖了个几十万,虎门一下子就会涌出很多清华北大生。换而言之,倘激励起了作用,虎门有上千人考上了清华,奖金起码得6个多亿,领导你出还是不出?
三来,高考放榜,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个时候,领导们“傍大款”尚非当务之急。倘真的重视教育,就更应该关心关心那些落榜生的出路;就更应该了解了解有没有学生还在为读大学的费用发愁;就更应该调查调查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是否充分就业、人尽其才;就更应该提高提高虎门教育软硬件以及教育水平、教学质量;就更应该过问过问同样为虎门作出贡献的外来工子女是否入学无门……至于让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将来定要回到虎门、报效家乡,就更有点不靠谱了,愿望是良好的,但你总不能因为这几十万元的奖励就上升到品德高度、把人家的前程给绑架了吧?还有,如果真的感觉虎门人才缺乏,则首先应重金筑巢,不愁引不来凤凰,单说这60多万元奖金就起码可以吸引并支付三名以上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年薪。
综上,你还能说对这虎门史上最高奖金持非议的人完全是红眼病使然吗?■张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