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马德兴屁股被踢,
看李承鹏的“大眼小眼”
■张瑞/文

马德兴
李承鹏
不少人总结:文人扎堆的地方,向来是鸡心狗斗最厉害的地方。这也是我多年来最大的体会。
这不,文人扎堆到足球上来了,不少人为了迎合部分球迷或其他不可告人的原因,天天骂中国足球,或横眉冷对状,或痛心疾首状,或喜怒无常状,或羊角风状,其代表有董路,有周文渊,有马德兴,有谢强,有李承鹏,等等。
因为都靠骂中国足球吃饭,所以,互相之间免不了要PK一下,比骂,看看谁骂得最起劲,谁骂得最有水平,互相之间自然就形成了竞争关系。
中国有句老话,叫“同行是冤家”。因为他们都是“骂中国足球”的同行,加之“文人相轻”的德性,自然也就成了冤家。以前,尽管互相之间恨不得去扒对方祖坟,但好歹维持了一些文人好面子的自尊,表面上仍然你好我好他也好,不会公开撕破脸皮。但最近几年,随着中国足球越来越不争气,这帮子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也越发白热化,都想争出名,就像温州话里的“争出世”,也就无暇顾及体面了,就一不小心把“短”给露出来了——矛盾公开化,利用网络等各种形式,开始公然“泼妇骂街”,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煞是热闹。
在新一轮的骂战中,数《体坛周报》的马德兴最狼狈了。缘起于,他在他的文章里,写了这么一句话:“在中国足球危难的时候,只有极少数心理阴暗的小人才盼着中国队早点被淘汰,好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窃笑……”一般人看来,并不一定知道,马德兴的所谓“极少数心理阴暗的小人”究竟指的是谁。但久有心结、且本就十分敏感的李承鹏知道,急急对号入座,跳将出来。先来了一篇《大战之前,中国足球的“笔者”可以休也》,痛快淋漓地把老马给损了一顿。虽然没有直呼其名,但地球人都知道,MDX就是马德兴的“英文缩写”。
客观地说,李承鹏的这篇博文虽然针对的是马德兴,但确实说出了当下体坛以及一些足记确已存在的种种毛病和弊端,有的语句甚至让人拍手称快。因此应者如云。好多人为此成了李承鹏的“帮凶”,专门跑到马德兴的博客里,对老马行使各种各样的“网络暴力”。
显然,马德兴博客的访客中,李承鹏是忠实的一员。他不仅看了马德兴的博文,还看了马德兴博文的跟帖。那么多污言秽语的叫骂跟帖,李承鹏是看在眼里,喜上心头。别以为李承鹏像老马“粉丝”一样去研究其博文,就等同于是在学习老马的“专业性”了。他不过是为了寻找对手破绽和话柄、笑柄,然后伺机发动攻击罢了。
可以预见的是,基于李承鹏一以贯之的习性,必然会“痛打落水马”。果不出所料,他紧跟着又来了一篇博文:《求马老师您了,别那么一“现”好吗》。为了显示自己够直爽、不虚伪,开始指名道姓地攻击马德兴了。通篇,津津乐道于两件事情:一是马德兴“使坏”,搞得原伊拉克冠军教练来不了中国,也帮不了国足,是假爱国。二是马德兴的一“现”,意即丢了人、现了眼。按李承鹏的报料,马德兴因为写了个假新闻,被国足领队踢了屁股,委屈得抱住足协副主席南勇痛哭流涕起来。
物极必反。坦白地说,我对马德兴这个人,没什么很大的好感,但也没有很大的反感。或者说,有时对他有好感,有时对他又有点反感。但看了李承鹏对他的报料,我不但没有感觉到马德兴是在丢人现眼,反而觉得他挺不容易的。国足领队蔚少辉以“假新闻破坏和谐”为幌子,人模狗样地想“替天行道”,去踹马德兴的屁股,我想,如果我在现场,我会毫不犹豫地去踹蔚少辉的屁股,而且要踹“N+1”脚。这样做,不是为了帮衬马德兴,而是我以为,很多读者都可以踢马德兴的屁股,但蔚少辉没有这个资格,当然,足协所有官员、国足所有队员也没有这个资格!中国足球都这个样子了,还有什么脸面“窝里横”呢?我因为不用靠骂中国足球吃饭,但我是靠看中国足球过日子,所以,偶尔来一句“怒其不争”的话语,应该不算是和中国足球的“骂客”们争抢饭碗。
至于说马德兴在这当口都不忘和国足“交易”,以自己挨踢不予追究来换取独家采访权,虽有点不相信是真的,可即便是真的,那又如何?正面理解的话,恰恰是马德兴不计个人荣辱、敬业爱业的表现。
李承鹏,男,年龄不祥,但从其脸部的N条纹路来看,显然也老大不小了,并非三两岁的孩童。因为长了一双“不够清澈、但很动人”的大眼睛,所以人称“李大眼”。通过他比较不错的文笔,不仅写球评,还写小说,在某个角落里沉迷于文字的时间远大于其他,理所当然地归于文人行列。与少数文人相同的是,性格怪戾,自以为是,有些偏执。与少数文人不同的是,他知道如何显摆自己,如何让自己的“聪明”和文字转化为利益,用他的话来说,如今是越来越红了,荷包也越来越鼓了。
客观地说,若干年前,不管是李承鹏的报道,还是他的球评,我是很少看的,也看不下去,因为字里字外都是一股“小愤青”的味道。这几年,他进步不小,球评也写得非常流畅,在嬉笑怒骂中,也能让人感觉到有理有据的一面。他驾驭文字的能力,在一干球评家中,似无人能出其右。因此,他的成功,与他的付出是成正比的。加之“乱世出英雄”,适逢中国足球乱世,“时势”也造就了他名利双收的“辉煌”。
回过头来,老马在《体坛周报》,好歹算个“腕儿”,多年来,风风雨雨,终究也取得了还算不错的名头!尽管自称在北京买了“别野”,估计钞票实力还是无法和李承鹏先生相提并论。可是,惹谁不好,马德兴偏偏沾上了李承鹏。结果是预料之中,被揭了不少的短,大有“晚节不保”之势。这也是他咎由自取,不自量力之果。李承鹏靠什么起家?想来,即便是把《体坛周报》的周文渊、董路、马德兴等加在一块,也不是对手,李承鹏定会“舌战群儒”,把他们一个个全骂得口吐鲜血并当场昏厥。
谢强就有过这样的教训。记得,他曾经写过一篇反驳李承鹏观点的博文。谢强可能本就知道李承鹏的厉害,所以,通篇对李承鹏都无不恭之意,甚至还有点诚惶诚恐的感觉。好家伙,这边厢,李承鹏像被点了火的爆竹,劈头盖脸、乌云压境般地一通狂贬,然后不亦乐乎地一块一块地把谢强的“伤疤”朝下揭。文末,为自己文字陶醉并获得极大满足感的李承鹏,忘不了加上一句,大意是我事先就叫你不要把你的文章发出来,你偏要发,嘿嘿,就怪不得我了,你这可是自找的!
谢强当然意识到自己是“自找的”,也清楚自己的“骂功”与李承鹏相差甚远,故而只能是闷头吃黄莲——有苦不能说。因为如果说了,还不知道李承鹏会喷出什么东东来。
这回的马德兴,想必应该也和谢强一样,除了认输,别无选择。
李承鹏胜了。
李承鹏胜了吗?
人无完人。你当然不能奢求李承鹏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品。但靠“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尖酸刻薄、揭短撒泼甚至落井下石的方式赢得骂仗,就决不是精华与糟粕之分了。其效果只能如一把双刃剑——许多本对李承鹏有相当好感的人,都摇头叹息,李承鹏这次有点过了,李承鹏的气量终究太小。
我不会因为李承鹏、马德兴等人是同行,就拿什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大道理朝他们身上套。事实上,中国新闻界互相拆台、新闻同行之间“狗咬狗”的现象可谓极其普遍,见怪不怪了。可李承鹏想过没有,马德兴的屁股被踢,真的就那么好笑吗?马德兴受辱,真的就那么值得高兴吗?如果是李先生的东家、《足球报》的总编被踢了屁股,李先生会作何表现?会幸灾乐祸地拍手称快吗?李先生不要认为你的总编永远不会有人踢他屁股,《足球报》的假新闻一点也不比《体坛周报》少,你的总编还有你身边的某些同事,如果可以的话,应该也不止一次被踢屁股了。包括李先生自己,如果哪天也不幸被人踢了屁股,马德兴在一旁放鞭炮、吹唢呐欢庆,难道李承鹏先生还能不为所动、泰然处之地跑上前去和马德兴共舞一曲“二人转”?
何况,倘马德兴被踢是丢人现眼,那么李先生明知自己操持的是公鸭一般的嗓音、夹杂浓浓川味的普通话,为何还要到处去电视台、网站做嘉宾,去刺激观众的耳膜、且一激动一加快语速一和人争辩就让人感觉不知所云呢?这不是一“现”又是什么?
还有,李承鹏的很多“粉丝”,跑到马德兴的博客里“问候”老马的母亲以及家人。马德兴再怎么不济,他的家人无罪。网友对马德兴的家人狂吐那么多污言秽语,我不明白为何能让李承鹏如此乐不可支?李承鹏不仅乐不可支,还嘲笑马德兴不顾“年事已高”,带夜在忙着删除网友的骂帖,言下之意是,有本事你就别删!
难怪马德兴一说“心理阴暗的小人”,李承鹏就要跳出来,这不是“心里阴暗”又是什么?这不是“小人”,难道还能称之为“大人”吗?马德兴好歹也有几个粉丝,虽然没有李承鹏的多,如果他们也跑到李承鹏的博客里用一些强刺激的字眼“问候”李承鹏的家人,李承鹏也会心平气和地去欣赏这些字眼吗?也许,李承鹏能做到这一点,甚至会因“瞧,骂马德兴的人,比骂我的人要多得多”而沾沾自喜,李承鹏亦可以坦荡地不删除那些骂他的跟帖,可李承鹏能保证自己的家人看到这些骂帖(假如能看到的话),会一样地心平气和、慢慢欣赏吗?
而且,我不相信李承鹏日常就没有一点龌龊之事。很多人都知道,一些才华横溢、成就极高的人,人前“人模狗样”,人后尽是“鸡鸣狗盗”。李承鹏不致如此,但溴事在所难免,除非隐藏极深。别人也拿其短处津津乐道,李承鹏会不会认为这是在助推自己、越炒越红呢?这年头,好名,臭名,出了名就是名!眼下有好多明星大腕,越是臭名昭著,就越是生机无限,此是生财康庄之道!
李承鹏,很厉害。李承鹏,很能耐。这个,没多少人否认。
可,一个不能解开的心头之痒,李承鹏再厉害,再能耐,其在《足球报》也混了那么多年了,怎么就没能挽住《足球报》江河日下的颓势呢?或说,《足球报》有李承鹏这样的重量级人才,何以会日落西山呢?
很难认清,是李承鹏为《足球报》做了很多贡献,还是《足球报》赋予了李承鹏大展个人鸿图的机会。
总之,《足球报》衰败了,李承鹏却成了叱诧风云的“英雄”。
这多像中国男子足球队,球队任人蹂躏,少数球员却成“星”成“腕”,财源滚滚。
李承鹏不止一次说,马德兴的报道“不是路透社报道的水准,这叫路边社的水准”。“蒙点看球史不过一年的外行还可以”。大眼先生可以对马德兴的报道和《体坛周报》不屑一顾,《体坛周报》可能在某些人眼里也是狗屁不是,可像我等外行们,不看这张“狗屁”报纸,又能看什么呢?看《足球报》吗?好像即便想看,报摊上似乎也买不到《足球报》了,何况根本就不想看呢?大眼先生能否先把《足球报》提高到路透社的报道水准,能否把心思多用点在《足球报》的复兴上,然后再忙着“吵架斗殴、挟私报复、扬名立万、谋取私利”等个人私事呢?尽管你现在是《足球报》的绝对大牌,即便炒了足球报的鱿鱼也会如黄建翔一样仍能活得有滋有味,因为大眼的翅膀已经坚硬无比,足以任意飞东飞西。但如果真像李承鹏所说,写一篇球评才100多块钱,写其他的反而是钞票大把,那李先生不妨试一试:不骂中国足球了,靠写小说或者把小说卖给人家改编成电视剧等等发家致富,最后会结局如何?只怕李先生离开足球了,十年之后,什么也不是了!
我非《体坛周报》的拥趸,更非马德兴的粉丝。如李承鹏所言,马德兴经常自相矛盾,经常按自己的观点去组织新闻、“强奸”新闻,也是有目共睹,不止与此,《体坛周报》整张报纸也经常自相矛盾,特别是该报评论员周文渊一年四季无病呻吟一些四季歌,更是让人无法忍受又不得不受。因为其他体育类的报纸更不争气,很多人似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但所有的这些,都不能成为李承鹏先生展露狭隘心胸的借口。李先生没有必要在爬杆子的时候,露出红艳艳的臀部。先生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内心却藏着一对“小眼”,似闪闪的红灯,一如其臀部,均发出一抹鲜艳的中国红,映红了自己,却阻住了前行的脚步,末了,也只能遥看马路对面的风景。
虽然,李先生已经很自满于身后的风景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