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花了两个小时看网上关于央视曝光中国移动三省市计费系统漏洞的报道,可谓是入骨三分,触目惊心。一个小概率事件被不断的放大,并且和中国移动多位贪腐官员以及之前的手机涉黄等事件搅合在一起,一时间,中国移动如同中国最黑暗的公司一般展现在中国老百姓面前,和之前进入财富500强、世界最大的移动公司这样光鲜的例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通信行业发展媒体工作者,更作为一名普通的通信用户,我不仅要问,中国移动真的成了众矢之的,成了中国最黑的公司了吗?

五六年前,我每个月手机费起码得三五百,如今用88套餐基本上全够用了,这就是事实,我作为一名普通的移动用户所感受到的就是资费越来越低,年年都在降。另外,每年参加一次充值优惠活动还会更省,家人的话费基本上通过参加活动都免了。
生活中,不免要和银行、电力、煤气、供水、物业、交通、邮政、餐饮、公安等若干政府机构及企业打交道,说句实在话,有几个服务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规范能和中国移动比(当然还有联通和电信)。作为一个普通的电信行业用户,你有没有做过比较。我曾经数次被某些行业气的要吐血。
如今,通过手机可以随时看新闻,可以炒股、可以看航班信息、可以收发邮件、可以上围脖,可以上开心网,可以看天气预报,可以和朋友视频聊天……所有这些都是移动通信实实在在的变化,它实实在在的在帮助用户实现更多的业务,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凡此种种,是我作为一个移动用户实实在在的感受,他不应该由于某些个案而被抹杀,更不应该把矛头指向一家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的公司。今天的中国,需要央视这样的权威媒体关注的实在太多了。
当然,移动被整并不冤枉,因为他们的确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企业越来越大,自然就犯了大企业病,在转型时期自然就问题百出,解决问题自然也就迟钝缓慢。发展太快,权力过大,自然也就少不了贪污腐败之流。产业链老大做的久了,很多员工自然就会骄傲自满,不以为是。随着彼此融合,自然也就成了更多行业的竞争对手,自然也就成了众矢之的。
不管在那个国家,作为行业老大,自然就必须经受各种责难、就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就必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成为众多企业学习的楷模。不管外界有多么大的责难,所要做的,其实就是低调做事,以软服务化解用户乃至各种竞争对手的不满。
用中国一句俗话说,当老大就必须承受各种辛苦,包括挨打挨骂。
当然,我们也要看清楚,通信产业尤其是移动通信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其关键点在于它必将和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发生关联(比如物联网)。因此,也就必将成为各种投诉的热点,因为用户基数大(我国电话用户就有10多亿用户),自然也就投诉多。单纯的把通信业投诉统计当做打压通信行业的标尺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厚道的。
另外,移动互联网这个产业之所以被看好,就是因为他能够为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经济发展,为我们的社会变革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包括之前报道的色情、欺诈、信息安全等若干问题,的确需要在发展的同时加强监管,但监管要有个度,不能再它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就通过各种名目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当前我国整体经济都在大谈特谈转型,但我们还是在ICT领域过于的保守,并没有把这个领域当做是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一点值得我们反思。
最后说说计费这个问题上,说他简单很简单,说他复杂很复杂。其实,就是建立在一个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用户用你的服务,你协助计费,用户再付账。政府相关部门会有各种计费计量标准去监督,只要符合这个标准就算是合法的。当然,作为运营商要以发展的眼光做事情,要做的就是不断的适应新业务的挑战,不断提升计费水平。同时监管部门也要不断提升监管质量和标准,以便跟得上发展的需要。
偶尔的差错是在所难免的,出了错要及时处理,及时补偿,及时道歉,及时补漏洞。如果是人为的错误,更要严肃处理,一查到底,因为你是公众服务公司,讲的就是诚信。
当然,如果我们在报道中非要把这些事情搞成人为因素,故意造假,那么就成了故意制造不信任案。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对我们身边的各种计费都不信任了,不信任电表、不信任水表、不信任煤气表、不信任银行账单等等,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成什么样子,你愿意生活在一个毫无信任感的社会吗?
如今,我们每个人,已经对各种食品、如奶粉、食用油、蔬菜、大米等等提出各种质疑,这还闲不够乱。作为国家电视台,这是在制造混乱而非监督和解决混乱,所以说是不厚道的。
当然,我说央视不厚道,并不是说他揭露移动计费漏洞等若干问题不对,关键在报道这类事件(之前的涉黄等)上,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上去。最可怕的是,不要以为找几个所谓专家教授,鼓动起了老百姓,就可以打压一切,这不是国家电视台应该有的风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