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岸关系日益紧密,内地和台湾的合作领域几乎渗透到所有行业,而ICT领域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光两岸ICT领域的主管部门交流频繁,而且两岸企业也是跃跃欲试,充分体现了两岸ICT领域的活力所在。同时,ICT领域的深层次交流对促进两岸和平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周,先是联想集团赴台商议采购事宜,并抛出高达33亿美元的采购大单,采购额超出了预期,让整个世界为之惊呼。除了联想这样大规模的采购外,仍有不少企业将台湾作为新的采购基地,两岸经贸往来有望攀新高。
紧接着是中国移动王建宙总裁访台,掀起业内热论。王建宙不但向台企阐述中国移动经营思路,而且向台企频抛橄榄枝,在当前经济并不明朗的时期,这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在之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先后与台湾相关企业签署协议,进行广泛合作。可以说,三大运营商在与台湾经贸往来方面,走在了前头,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合作看上去非常的多,但仍然停留在资本初探、基础合作和采购三个方面。其中,采购在里面占得比重最大,也是促成两岸ICT领域温度不断上升的关键。我个人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以及两岸关系平稳发展的基础上,两岸ICT领域应该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挖掘合作潜力。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外,应该向产品设计、标准推广和基础研发等深层次的领域拓展。这才是集中两岸优势,互补产业空白,共同做大全球市场的关键。
台湾ICT领域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在芯片工艺、产品设计、封装测试、产品制造以及全球标准制定方面有着很强的话语权,而这些恰恰是内地最薄弱的环节。另外,台湾在发展ICT方面的政策、环境以及战略都值得内地借鉴,比如助力台湾经济腾飞的IC战略、M战略和I(智能)战略都对当前内地规划ICT发展思路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以M台湾战略为例,WI-FI和WIMAX并非台湾企业主导,而且其内部市场也不大,但台湾ICT产业却能牢牢抓住这个机遇,成为全球WI-FI和WIMAX两大技术的支撑基地和创新基地。从技术标准、芯片生产、测试认证、终端和网络设备制造等等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产业规模。
这种发展模式对于拥有巨大市场空间并在积极以创新和发展为基本思路的内地ICT产业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但是,内地和台湾在ICT基础上有着许多不同之处,或者说内地有许多地方不及台湾,尤其是基础研发层面相对薄弱。其中,仅在芯片层面就已经严重影响了内地在ICT领域进一步发展的速度。当然,台湾也缺少许多必要的发展基础,比如市场规模以及缺乏类似华为、中兴这样的全球性系统设备厂商的支持。因此,内地与台湾进行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将是一条可以大胆尝试的方式。
事实上,双方合作的领域非常多。仅移动通信而言,当前就有TD-SCDMA、WIMAX以及LTE及4G技术等。合作层面从标准、芯片、测试到业务开发等很多领域。
但不管从那个角度讲,ICT领域将是两岸互补性最强,合作前景最广泛,能够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理想之所。当然,也要看到这种深层次合作的困难,能否求同存异,共同发展,还得看国际大势和两岸和平进程。但关键还在于两岸企业能否大胆迈出这一步,才是推动深层次合作的关键,有理由相信,两岸ICT合作会更美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