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绿色环保it |
分类: ICT产业观察 |
最近读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书《难以忽视的真相》,书中用大量详实的案例和科学的方案阐述过去100年中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尤其着重阐述最近30年来,高科技产业发展对地球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需要人类警醒,如何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绿色家园。
正因为有着如同戈尔这样对环境变化关注的人士越来越多,全球都开始掀起一场拯救地球的运动。
在我国,从2007年开始,由政府带头,全行业都开始倡导节能与环保话题。而在200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灾又让我们开始反思,环境的变化与经济的发展到底该如何平衡?人类到底应该如何与地球相处?高科技产业到底给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对于通信行业而言,无疑是过去30年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因此,通信产业也应该深刻探讨这一问题,因为通信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是一个高能耗、对环境有破坏性的产业。
曾经有媒体报道称,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和一次性能源利用中,移动通信行业仅占0.14%和0.12%,和那些能耗大户相比不足一提。但是,最新的数据表明,整个通信行业年耗电量已经超过200亿千瓦时。在全球能源如此紧张的时期,这个数字已经是不容忽视的。
今天,通信行业的变化已经非常巨大,如果按照传统的通信圈概念,能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的确不大。但是,在融合大潮下,通信产业已经成为ICT产业中一份子,因此,通信产业必须站在ICT产业的角度,审视节能与环保的问题。
举例而言,近20年,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高速发展,但是也带来巨大的能耗问题。四大运营商的各类基站数量达数百万个,而基站的一个特性是24小时持续供电。部分无法直流供电的基站还必须用油机供电,仅基站及相关配套设施一年的耗电量是惊人的。而移动通信高速发展的背后,仅每年淘汰掉的各种无法回收的通信终端对环境的危害更是无法评估的。
同样,2008年初,我国网民用户超过2.1亿,与之配套的IDC中心也成了巨大的耗电源,如果加上近7000万台PC的耗电量,这个数字同样是惊人的。由网民产生的各类ICT垃圾一点不比白色污染差,甚至大量危害金属分解到环境中,造成的危害更大。
类似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通信行业必须务实、迫切的行动起来,共同推动节能环保在通信行业的具体实施。
可喜的是,从2007年开始,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终端企业都开始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的主题,几大运营商都开始在节能和环保上采取了措施,从一些设备采购中明确提出了对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一些重要的设备供应商也开始将节能与环保的理念渗透到自己的产品线中,部分企业甚至将节能与环保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将节能与环保作为自己工作的基本要求。
但是,目前的节能和环保仍然是相对独立的行动或者说仅仅是一些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推动,甚至不排除有些企业存在做秀的成分。整个通信产业在节能环保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
通信产业一直非常注重产业链或生态链。同样,节能环保也必须要建立一个生态链,只有生态链上的所有环节都注重节能与环保,我们才能够真正在环境保护中承担自己的责任。
因此,必须在ICT大的框架下,对节能和环保采取行动。政府部门必须对此进行明确的监督和要求。从网络早期的规划和设计,建设材料和用地、网络设备的采购及要求,配套设施如存储、服务器、软件的具体指标,后期维护和升级的要求等等。
对于企业而言,必须把节能和环保上升到基本社会责任的范畴来,把节能和环保渗透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同样重要的是,个人作为这个生态链的最后一环,必须把节能与环保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使用或者消费ICT服务和产品时,必须考虑你的行为是否影响到地球的未来。也许,做起来很难,但是,媒体和企业都应该担负起向普通用户宣传的业务。
今年消协在3-15主题中明确提出了“消费与责任”中政府、企业、媒体以及个体所承担的责任和业务。同样,我认为,监管部门应该尽快明确提出在“节能与环保”中,生态链上的各个环节应该担负什么样的责任和业务,我们保护地球家园的行动才会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