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个画面竟然也发生在素有世界科技重镇之称的美国硅谷。当中的主角是由近来气势如虹的AMD和处理器老大英特尔(Intel)分别担纲。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动了怒气,要在擂台上PK一把呢?
翻开处理器技术发展,英特尔总是以业界无敌姿态领衔整个业界,使用他们推崇的新产品和技术。但在近数年,AMD64位元处理平台技术首次突破英特尔垄断局面,而且欲在双核心处理技术上彻底地击败宿敌英特尔。这都是促成这场PK的隐藏导因,AMD迫不及待要向大家证明本身绝非泛泛之辈。
2005年8月23日,AMD(AMD)在美国各大主要报章刊登了全页挑战英特尔的广告。这项史无前例的公开挑战书,邀请英特尔前往出席AMD设下的双核心平台挑战活动,接受第三方公平的测试较量。
AMD摆出旗下Opteron200/800系列双核心处理器系列,迎战所有英特尔双核心处理器,比较谁的处理器表现最优越。当时,正值英特尔进行夏季英特尔开发者论坛(IDF),即使AMD在论坛会场外大肆做宣传,英特尔也没有给予任何的回应。
从旁人眼里看,这就像是PK台上的选手,正用各种方式在挑拨他的对手上台对战;被挑拨的选手则用不理会方式回应对方。我们可以把这事件称为“硅谷的双核PK”,也有人形容它更像是一场闹剧。
双核CPU您懂吗?
不少电脑用户对双核心处理器还没有什么认识,甚至有些人还认为双核心处理器的性能是单核心处理器性能的两倍……
那么,双核心处理器到底是怎么回事?其相对于单核心处理器又有什么优势?双核心处理器能带来多大的性能提升呢?
双核技术背景
双核处理器是指在一个处理器上集成两个运算核心,从而提高运算能力。“双核”的概念最早是由IBM、惠普、SUN等支持RISC架构的高端伺服器厂商提出的,不过由于RISC架构的服务器价格高、应用面窄,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直至去年英特尔和AMD相继推出自己的双核心处理器,双核心才真正走入了主流的X86领域。
虽然“双核”概念近来在业内逐渐升温,但有意思的是,虽然都是双核,英特尔和AMD确各谈各的。英特尔大谈双核到桌面,AMD则直取双核的服务器市场。这两个公司双核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以下是关于双核技术的背景资料,可供大家参考。
两构架大不同
由于最近逐渐热起来的“双核”概念,主要是指基于X86开放架构的双核技术。但在此方面起领导地位的英特尔和AMD两大厂商,其体系结构和思路又各有不同。
AMD从一开始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对多核心的支持。所有组件都直接连接到CPU,消除系统架构方面的挑战和瓶颈。两个处理器核心直接连接到同一个内核上,核心之间以晶片速度通讯,进一步降低了处理器之间的延迟。而英特尔采用多个核心共享前端总线的方式。
有些专家认为,AMD的架构对于更容易实现双核以至多核,英特尔的架构恐怕会遇到多个内核争用总线资源的瓶颈问题。
双核vs双芯
AMD将两个内核做在一个内核(Die)上,通过直连架构连接起来,集成度更高。
英特尔则是采用两个独立的内核封装在一起,因此有人将英特尔的方案称为“双芯”,认为AMD的方案才是真正的“双核”。
从用户端的角度来看,AMD的方案能够使双核CPU的管脚、功耗等指标跟单核CPU保持一致,从单核升级到双核,不需要更换电源、晶片组、散热系统和主板,只需要刷新BIOS软件即可,这对于主板厂商、电脑厂商和最终用户的投资保护是非常有利的。
AMD和英特尔的双核技术在物理结构上各有很大不同之处,这场双核vs双芯(DualCoreVs.Dual CPU)也在业界引起相当程度的争论,谁才是夺得大多数市场的最后赢家,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双核PK乃业界福音
不管最终谁是赢家,我认为双核PK值得推广,因为,他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较量,更多的是给科技界多一个选择,多一个方向。双方彼此较劲,才能够将处理器这一计算核心技术发扬广大。尽管双方在过去的2005年和已经开始的2006将在双核问题上打的不可开交,但是我认为,双核大战才刚刚开始,双核技术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双方在未来CPU技术的发展方向上也将更加谨慎。比如双方的较量将集中在更低的能耗量和成本、如何让同一组晶片发挥最大的处理效益等,以及如何让摩尔定律发挥更大的功效等。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期待,而通过双核PK,这些问题将更加容易解决,解决效果也将有可比性,因此,我们期待这样的PK,也赞赏这样的PK,让我们继续期待双核PK这一科技界的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