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太网必将是最终的获胜者?

(2006-02-08 10:43:01)
分类: ICT产业观察
    “以太网必将最终战胜其竞争技术。它就是最强的通信技术”,笔者想起了数年前一位通信技术人员所讲的这句话。当时,他还说:“从技术上来看,如今我依旧认为令牌环(TokenRing)比以太网更优秀。不过,获胜的将是以太网。”

    正如这位技术人员所言,1973年诞生于美国施乐公司PARC研究所的以太网,自其诞生以来已经击败多种竞争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最初的竞争者是IBM开发的令牌环。据上面那位技术人员解释,在速度和传输效率方面,当时的专家普遍认为要优于以太网。

    然而从目前的现状可以清楚地看到,最终普及的则是以太网。其他,以太网在与竞争技术的交锋中更是节节胜利,应用范围不断扩展。被击溃的技术包括100VG-AnyLAN(IEEE802.12)和FDDI等。就连在长距离通信中使用的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异步传输模式)和SONET/SDH,其地位也不断受到高速以太网的威胁。

    笔者之所以想起开头这句话,是因为今日看到日本某媒体报道的关于日本活力门公司比原定计划推迟2个月,于12月1日正式推出了公众无线LAN服务“LivedoorWireless”的报道。(本文部分内容引用该媒体报道)该服务的特点就是希望以面来覆盖东京山手线内这一广大区域(称为面展开)。

    活力门的参与还激活了现有的公众无线LAN运营商。NTT集团以及日本电信似乎已经把这项业务最近几年停滞不前的情况忘到脑后,正在快速增加基站设备。他们虽没有提到面展开,但随着基站的增加,从结果上讲可能会产生与此相似的局面。

    然而,尤其是在专家当中,一开始就有人质疑LivedoorWireless计划。根据设想,LivedoorWireless将通过大量设置符合2.4GHz频带IEEE802.11b/g的无线LAN基站这样的实力型手段,达到面展开的目的。而在技术上则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IEEE802.11原本是用来覆盖室内小区域的。如在覆盖室外大区域的服务中使用,比如,在使用W-CDMA和移动WiMAX(IEEE802.16e)等专门技术的服务亮相以后,最终也许无法获胜。

    这种观点击中了问题的要害。其原因在于,IEEE802.11b/g使用的2.4GHz频带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微波炉等其他领域,在室外将很难按计划提供服务。实际上,在LivedoorWireless提供的地图上查看它的服务区之后发现,虽说现已在2200个地方设置了基站,但如今还很难说“实现了面覆盖”。今后肯定需要继续增加基站数量,但增加到什么程度才算够用还是一个未知数。一来增加基站需要资金,二来在运营方面的问题也将日益突出。

    当笔者仔细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时,就想起了与开头那位技术人员之间的对话,以及IEEE802.11b/g是基于以太网的通信技术这种事实。本人是以太网技术的坚定支持者,早在1997年就自己动手用以太网技术组建局域网,近十年以太网的发展让我看到了他的无群魅力。

    被以太网击败的技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时都得到了专家“在用途上是优于以太网的技术”的评价。那么,技术上处于劣势的以太网为何能获胜呢?尽管意见不一,但那位技术人员则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以太网虽不是最好的技术,但却具有能让人将就着使用的性能,而且标准简单,因此成本比竞争技术低。

    从成本来看,现在的IEEE802.11b/g明显处于优势。在笔记本电脑方面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普及,而且嵌入到设备中的通信模块售价有可能跌破10美元。它有别于竞争技术的另一个优点就是“立刻就能使用”。剩下的课题就是“能让人将就着使用的性能”如何了。相信用户不久就会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笔者自己也准备作为用户去使用和考察LivedoorWireless。

    从个人来说,笔者对IEEE802.11b/g充满着期待,但最终的胜利者也许将是移动WiMAX。其原因就在于,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移动WiMAX也是以太网的派生技术。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以太网都将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以太网,实在令人可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