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百家讲坛有感

(2006-12-05 11:21:14)
标签:

评论

随笔

电视

百家讲坛

教育节目

分类: 文化艺术
  如果注意到《百家讲坛》的产业化运作方式,我们对其弊端就不能不加以警惕。在我看来,奶妈文化商业化操作的后遗症非常明显:首当其冲的就是急功近利,以市场定选题定人选,完全工业化操作,把精微的理解纳入程式化的规范里,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恶俗的风气。

。。。。。。

 
看完此文,感慨万千,作者和我的观点不谋而合。
 
记得以前的百家讲坛,从文到理、从中到外、从古到今。几乎成了一个知名人士的讲台,我看到那时候的《百家讲坛》而深感欣慰,因为这样高质量的节目,不多了。可是自从刘心武,易中天等等文化名人出现后,这个栏目变味了。
 
一味的关注“国学”,是否可以考虑名字改为“国学讲坛”?在这里我不是反对讲解经典,正如本文作者所言,这些人很多不是在传播经典,更多的是在杜撰,甚至胡扯。可是现代人,在繁忙工作之余,却又非常乐意接受这种“文化方便面”。好吃方便何乐而不为呢?怕就怕初衷是好,结果不然啊。
 
还有就是一味的商业套路。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导演好像是摸透了讲故事,说评书式的节目能拖得住大众。什么稀奇古怪,荒史野史也最能吊大家胃口。怕就怕弘扬文化成了茶楼评书和故事大会。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不是扯淡。在彼人草草二十年中,国内国外之差使我对什么是中国文化有了深刻理解。这篇评论并不是骂CCTV,多的是欣喜,欣喜国人知道了什么是自己的根,知道了什么是自己的魂;可是欣喜之余不免担心,担心的是本来应该百花齐放的科普文化市场又回到了儒家和文学独尊的年代。
 
CCTV10摸爬滚打这几年,出头实属不宜,尤其在这个现实的年代。不过任重道远,多一些各学科的介绍普及栏目,少一些商业的内容。这样会迎来更多观众。CCTV每年百亿广告收入,难道不能多做一些公益吗?
 
22:35 Ottaw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