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川依然美丽--北川受灾一月祭(三)

(2008-06-14 10:59:48)
标签:

月祭

北川残联

残疾人

废墟

股长

杂谈

分类: 杂谈

北川依然美丽

 (2008年6月12日-北川受灾一月祭)

李新兰   文/图

          (征得新兰女士同意,本博特发<北川依然美丽>专稿,以纪念5.12死难的兄弟姐妹.版权所有,谢绝转发)          

                                    (三)

北川依然美丽--北川受灾一月祭(三)

    我右边这个挂工作证的小伙子就是北川的彭理事长。41岁,羌族人。他爱人重伤在绵阳安置点救治,两个孩子被埋13小时,救出后已无大碍。从灾难降临到现在,他每天睡眠不足3小时,明显恍惚、与人交流不畅。他身上的新衣服是昨天找来的,说因为接中国残联的领导不能太脏。他一年前是北川所在镇的镇长,因为这个原因,他被获许带我进入特别管制区。

前面就是逝去的北川。防化兵在封城。人跨过特别管制区入口的栏杆要喷洒消毒药水,带2层口罩;手不能沾任何东西。出来后要经过比防非典还严格的消毒。

 

 北川依然美丽--北川受灾一月祭(三)

 

    我们走到断崖,下面的废墟就是北川县城。

    在这里,喘不动气,空气里弥漫着药水、腐烂物、焦糊的味道。

    看到已成大坑、没有一点生命迹象的县城,我腿软得站不住。彭理事长抱着头一言不发。几分钟后,他说:“下面最大得土堆埋着北川残联,我们是2层,现在你看到的是5层的碎石,我们连废墟都没有啊。本来,我们北川残联有7个人,教就股长、康复股长遇难了。灾难来临时,他们在外面跑工作。如果在机关,也许能躲过”。

    “当时,我正在打电话,包包就在手边都没顾得拿。一感觉抖动,我马上意识快开防盗铁门疏散职工。我用脚踢门踢不开时,认为完了,死定了。还好,门自己弹开了,我拼命呼叫快跑。我们残联职工刚跑出楼,一回头,楼没了”。

    “我们残联经过几年的打拼,刚刚有了自己的办公场所、有了车,有了残协队伍。可是,现在全没了”。

    “我们北川地广人稀,20个乡镇多在大山里。哎,我要有部越野车就好了,那些在深山的残疾人到底怎样了,不晓得,不晓得……”

 

 北川依然美丽--北川受灾一月祭(三)

    “我们北川残联的房子没了,我们个人的财产也没了。绵阳残联借我们1万元现金,支付通讯、办公。我们人还在,我们北川残联的脊梁是挺直的”。

    这4个汉子没有一个掉泪。看他们的脸上都是信心。

 

 北川依然美丽--北川受灾一月祭(三)

 

    这是北川残联新的办公室,一个6平方的帐篷,住残联4个人,另安排其他单位2个人。地上连草都没有,救灾的一条被子直接铺在地上,用手一抓,湿漉漉。北川残联幸存的还有1位女同志,在绵阳照顾残联家属和转移的残疾人。

    北川残联一天也没停止工作。异地获救的残协干事醒过来,第一个联系的不是家人,是给彭理事长打电话。彭理事长陪我的1个小时里,不断有残疾人找他,他的嗓子都哑了。

他说:“残联是残疾人的主心骨,我就怕手机没钱了,我只带出200元钱。联系不上我,他们找谁呢?”

  

    唐家山堰塞湖距北川县城不足2公里,堰塞坝有2000万土方。2000万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1米高1米宽的墙长2万公里。我们看到山脚下的绿地原本是山顶,半座山整个垮塌使山顶变成了山脚。巨大的山头砸下来,把旧河道填起200米高,形成了过去听都没听说过的堰塞体。近3亿立方米的水像我们山东的悬河,顶在北川和绵阳的头上。而1亿立方米的水倾覆,就会瞬间没顶一座50万人口的城市,就会淹没绵阳市主城区,涉及人口近百万。

    迫在眉睫的险情,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威胁更大。他们有的听不见喇叭的呼喊,有的看不见撤离的道路,有的想跑却跑不动。疏散,需要残联付出几倍于其他单位的辛苦。其实北川残联的彭长诗理事长与媒体报道的民政局长一样,舍小家、顾大家。他的两个孩子都是别人从废墟扒出来的。那时,他正在抢运伤员。13个小时后,他才看到自家的娃。

北川依然美丽--北川受灾一月祭(三)

    这是5月25日中午时分的北川中学。5月12日北川中学夷为平地后,铁架子上矗立的那面国旗还在,只是随着清理的推进移到了救援帐篷边。

    树后面是一片瓦砾。5月25日是亡者的“二七”,我在歪斜的小树边、在路边的预制板上看到几盏飘忽的蜡烛,有的行将燃尽,烛泪摊成薄薄的水不规则地淌着;有的软软地靠在砖头上,有风吹过,攸地没了火苗,一会又不甘地燃起。

 

北川依然美丽--北川受灾一月祭(三)

    这顶不足50公分高的红帐篷,在这里显然不是住人的。它前方有一个燃尽的烛台,更上方有一个鲜红的苹果,应该是父母为孩子招魂的奠堂所在。

    指挥部昨天撤离了,这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废墟。四周静得让人发毛,有被水浸过又风干了的作业本,在呼啦呼啦地响着。单只的鞋子,丢弃的裹尸袋,没了指头的破手套,四处可见。一个中年男人,捧着一个粉色的饭盒,走到旗杆前,默默地放下,站了一会,摇摇晃晃地走了。或许是给亡故的孩子送来了什么喜爱的食品?我没有勇气去问陪同的彭理事长,怕触着了他伤痛的神经;我更没有勇气去看看饭盒里究竟是什么,我怕惊扰了天堂里的孩子。

    我心口开始绞痛,心率失常,我赶紧把救心丸含在嘴里。我想我要是带我们机关会唱歌的帅毅来就好了,让她给这些不舍的孩子唱支歌,他们才走了十几天,一定走不远,一定能听得见……

 

    北川县已有1400多年历史!她虽然藏在山峦沟壑里,但人们说话彬彬有礼,痛楚却自持。

一路下来,我没有听到彭理事长说一句要钱要物的话。只是说“见到山东来人我们心里很温暖,我们残联是第一个见到自己系统来人的”。

    北川县城93%是羌族,这是一个淳朴、爱干净的民族,是一个重视感恩的民族。

    一路下来,我看到的山民都是和善的微笑,他们可是刚经历了亲人的生死离别啊。他们非常爱干净,据说湔江的水清澈环绕,寨子多依水而居,女孩的头发天天浣洗、漆黑如瀑。所以,不少的生还者在安葬亲人时,要一点一点地清洗遗体。

    北川还是红军长征经过之地,为保证红四方面军向西挺进,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或许路边不起眼的一个婆婆,就是革命功臣。1953年,北川就被确定为“革命老根据地”了。

北川依然美丽--北川受灾一月祭(三)

    在地震灾害后,乡亲们擦干眼泪和血迹,背上种子和希望还是要回山寨。

 

 北川依然美丽--北川受灾一月祭(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