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报追寻我的新闻第二春
这两天,我一直在调整心态,我要甩掉包袱,我要从头开始,我要在时报追寻我的新闻事业道路上的第二个“春天”。
第十届江西报刊新闻奖出炉了,我斩获颇丰,我无数次的告诫自己,那已是昨日黄花,新的成绩,要从现在开始。
我是怀抱着新闻理想出走的。尽管有老同事笑我是“逃兵”,但我并不气馁,因为我知道,“加盟东莞时报,注定就是一名战士,而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
这是一支在充满激情的报人带领下充满激情的团队。我知道,我来对了!在集结号中,在战歌声中,在魔鬼式军训的7个昼夜,在深夜培训完的归途,在首长的博上,在战友的脸上——我读懂了,我为何要走,又为何要来!
“虽然有心理准备,也明白一堆道理,但当激情者确定离去时,依然寂寥感伤。改革者需要征程上同呼吸的战友,孤胆未必出英雄。情绪会很快过去,我坚信这条通向真理的路上,越来越多的定是战友而不是观客和蛀虫。相近的价值取向会让更多的人对生活、对目标感同身受。”
如果能够理解一个激情者的无奈,那对这段出自我走前报社领导发来的短信,就不难看出激情至于一个报社一个团队的重要性。我肯定的告诉自己,我来对了。
军训归来,是国内业界顶尖牛人的讲座。听众席与主席台不过几级台阶,但台下的听众与台上的牛人,差距何止几年甚至几十年!
近距离的接触,面对面的交流,这不正是我日思夜想魂牵梦绕多次争取却又未曾实现过的目标吗?!信息日报没有做到,新法制报也没有做到,但东莞时报做到了!
在时报的培训课堂上,收获的,不仅仅是傅剑锋介绍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等调查技术,更多的更重要的,是你能感受到那一种追求,那一种精神,还有那一种原则。
“新闻工作者,要敢说真话,为此坐牢可以!杀头都可以!古今中外这样的人多的是!新闻工作者应大仁大义大勇!”前辈的话时刻激烈着自己,“铁肩担道义”的新闻理想,在很多人看来是个可笑,但一想起那些受害者、蒙冤者,我从不后悔因为遭遇公关争取发稿哭红了眼睛走出社长办公室。
我为自己感到庆幸,我来到了这样一个崇尚理想主义、专业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的团队。有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识不到差距,丧失了这样的理想。
昨天中午不经意间发现的一个小细节,让我对这个团队又有了新的认识。午饭后,下4楼打乒乓球,电梯里巧遇周总。周总一时兴起,下楼挥拍。中途,我惊讶的发现,军训闭营式上颁发的时报“战牌”,周总挂在脖子上。我把这看做一种认同感。感觉很微妙。
有激情,有理想,再加上一个互相认同的团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