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一个不一样的寒假

(2015-02-01 23:12:13)

    在别人都在期末总结的时候,我发现我总结不出来了,算了不说孩子的成绩了,既然已经是这样了,我们只好很好的利用寒假的时光了,在网上看到很多孩子都制定了详尽的学习计划了,并开始实施了,我们的计划是什么呢?显然,完全依靠孩子自己,估计这个寒假就泡汤了,他的玩心比较重,几乎提到学习就是两个字“头疼”,强迫他学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不学习肯定不行,尤其是这个假期是非常好的查漏补缺阶段,所以必须要做些事情,尤其是帮助孩子慢慢的调整他的状态,他上学期就是玩心太重,导致他的成绩没有达到他理想的水平,老师也在评价中表示他为发挥他的潜能,所以必须改变,但是我又不想特别急功近利的,急躁的态度去面对,所以我冷静的考虑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点子,和老公、孩子商量决定上马实施。

    这个办法的名字——抽签决定我的学习,就是抽签决定我的行动,我们把一天的时间量化,早上我们8点--9点半要去学一个外语,这也是第一次利用假期学习,主要是机缘巧合有一个机会,所以不想错过,就学了,按照这个安排,我们可以利用的时间大概从10点半到11点半,下午的时间从2点到17点,其他时间基本上还是让孩子放松或者自由干什么都可以,毕竟是放假,不想太累了。

    我们把我们选定的时间段,划分成20分钟一个时段,每个20分钟,干什么,由孩子抽签决定,我们准备了两个小盒子,一个盒子里边放着学习的签,另一个放着玩的签,为了公平起见,在两段学习之间指定为玩的时间,比如10点半到10点50他抽签学习,按照签上指定的内容区完成,接下来的10点50-11点10分,他就在玩的盒子里抽签,选择玩,然后从11点10分-11点半在选择学,下午以此类推。这样对孩子来说公平,否则如果我们指定他会觉得学的多,玩的少,另外就是如果把学和玩混在一起抽签,容易存在连续抽到玩或学的情况,这样孩子就觉得不公平了,所以思前想后,决定这样安排,这个也是经过民主讨论决定的,儿子想玩最大化,而我们想学最大化,这样安排合理。学玩兼备。

    时间和方式订好了,就是签的内容了,我们把三门功课分为了两个部分,语文复习,预习,阅读,三大块,复习的部分我们也细化了,比如复习字词,复习课文,复习专项练习,预习也是分成课文预习,字词预习,基本上量都是20分钟,要求内容都细化,这样可以让孩子自己明确我抽到这个签,我这20分钟干什么,而不是笼统的就是复习,预习,太笼统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必须要细化。而且考虑时间就20分钟,所以量的控制和掌握很重要,不能太多,他写不完就没效果了,不能太少了,他很快做完了也不行,所以基本上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定。数学外语也是如此。

    签的内容和项目经过我和爸爸的商量,终于做好了,玩的内容也是,我们给与了相应的规定,比如玩,有的是看电视,有的是玩电脑,有的是跳绳,有的是自由选择比如玩牌,玩具等,这样他不会特别单调,不会让孩子觉得学的内容多,玩的内容少。

    另外就是,奖励机制,每个20分钟都有奖励机制,完成的效果和效率都不错,奖励相应的分值,正好以前买的积分卡又一次派上了用场,得到相应的分数换取他想实现的愿望,比如购置金鱼,比如玩他喜欢玩的亲子游戏等等,对他也是一个吸引和促进。

    一切都准备好了,下午我们尝试运行一下,准备明天周一正式运行,尝试让孩子抽了一个学习的签,内容是复习3个单元的词语,形式是听写,指定抄写,写,于是我们随便挑选上学期的其中三个单元的词,主要是把写字表的组词,在拼音本上写一遍,一是练习拼音,二是练习写字,三是熟悉一边,开始儿子觉得有点多和难,我说你先做起来,如果觉得量大,我们适当调整,接下来神奇的20分钟,他十分认真专注的写了起来,最后超了1分钟,说他写完了,这20分钟,他真的很安静,很认真的写,我觉得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标,爸爸作为奖励监督员,检查他学习的质量,这样我们通过这个发现孩子错误的地方,在以后就着重练习。

    从尝试的效果看,还是不错的,我们也对这个形式的实施充满了期待,如果真的可以这样做,基本上寒假的时间就是寓教于乐,学与玩相结合了,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帮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下完成学业,而非逼迫式的学习。

    也希望可以这样细化一些东西,让孩子的复习变得更加实际和实在,而非走过场,每天糊弄,寒假的查漏补缺作用还是非常巨大的,而且还有就是为下学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所以我还是希望可以做点工作,让孩子可以有所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32@36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