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学习是每个家长都关注的重点,但是我发现一个特别奇怪的规律,就是我们越关注,越着急,越想让孩子弄好功课,他反而越是学的不是特别好,不是特别灵光,总是让我们感到不满,甚至还有些,我们受累不讨好,付出没有回报的感觉。
   
最近我反思我儿子的学习,我可能关注他语文特别多,我总是觉得孩子语文因为零基础,认字少,阅读也不好等客观原因会影响孩子学习语文,所以特别关注孩子语文,结果越关注孩子的语文越不好,我觉得我似乎很多功夫都好像变得无用,孩子不但不领情,还会因为这个和我对抗,你越想让我弄好,我越不弄好,形成了对峙的状况。
   
但是我看我不怎么关注的数学,英语,跳绳什么这些,反而他自己弄得挺好,在大家都重视体育考试的时候,我唯一不用担心的是跳绳,满分对儿子来说应该是没问题的,这个自信源于他有这个实力,而这个实力的产生,还真的不是我关注和督促或者下功夫带来的,是我不管他,不再催促他,只是在内心默默地关注他,但是行动和嘴上不在催促,不在去干涉,不在管这样的氛围下产生了这个实力。
   
跳绳儿子从一开始一个不会,到后来半个学期就跳了80多个,到一年级完全就是110-130只见这个水平,完全不是我关注和逼迫或者催促出来的,我不管了,他自己去合理安排,完全自己去练习,自己去弄,我其实当时的想法是,大不了不及格,无所谓了,也许是这样的心态,反而让我自己放松了很多,但是最后的结果他给我的是意想不到的好,这次体育测试,他的跳绳123个,超过117个百分标准6个,我显然是特别开心,但是儿子却觉得没什么,他觉得他平时就是这个水平,他练习到位。
   
后来我和老公说,老公说其实孩子自己上心了,肯定是上体育课或者平时练习的时候孩子努力了,他肯定自己下功夫了,你看跳绳都换了好几根了,呵呵,这个细节我到没有太注意,都是老公平时给孩子整理跳绳的长短和修理。原来如此。
   
无独有偶,数学也是这样,乘法口诀,我根本没有管儿子,完全靠他自己理解和自己去背去记忆,数学也没有怎么管,他的数学考试和数学作业都完成的还不错,而且口诀也都记住了,一开始还有些不熟,但是突然有一天我问他,他都会了,我也很惊讶。
    而的语文学习则不然,我每天都督促,都叨叨,都会去追着孩子去弄,我总是会给他找一些东西,或者帮他弄一些,总是担心,总是特别上心的帮他,结果反而效果不好。
   
思前想后,我和儿子在周日签订了一个承诺书,内容是关于语文学习的,一是,爸爸妈妈不在干涉孩子学习语文,完全让儿子自行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度,二是,作业要求除了在高效完成作业的同时要保证质量(自从积分奖励机制实施以来,作业完成超级好),三是,父母定期抽查,对检查结果给予评定,四是,语文学习是儿子的事情,让他自己打理,需要帮助,父母可以给予帮助,如果不需要帮助,我们则不帮,一切交给孩子自己处理,成绩的好坏也要让孩子自己去承担。五是,阅读,家庭阅读氛围父母负责营造,协助孩子完成阅读。
   
这个承诺书,是我们民主家庭会议的决定,是我不想在很痛苦的关注语文而没效果,让我烦恼的情况下签订的,完全让孩子自己去弄,像数学,外语一样,都教给孩子,不用担心他学会不,学不会就慢慢的等着他学会,不要着急,让自己从关注和焦虑状态解脱。承诺书,三个人都签字,生效。
   
今天,儿子就变了,老师布置看图说话比赛,让准备,在昨天还是我屁股后边追着他弄,今天儿子自己主动说,就剩一项作业就是继续练习看图说话,他自己主动给我们说,让我们听,然后自己主动说要读窗边的小豆豆,主动的说我写完语文什么作业,完全变成他主动,我没有在问他一句,都是他自己主动的一个状态,因为承诺了,他自己就知道自己的责任,所以必须要去履行承诺,以便达到目的。
   
按理说,周一应该是最紧张的,因为管乐团活动和万圣节合唱团排练都安排在一起了,所以写作业的时间似乎显得不多,我也担心孩子两个训练加一起会累,影响学习效果,但是今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在学校把写的作业全部完成,就剩下在继续练习看图说话了,他自己对我说,我回家先练习看图说话,读小豆豆,他的状态完全变了,以前是我要求或者催促他去做,而今天是他自己主动做。
   
所以把我们所以关注的东西放在心里,让行动和语言变得不再那么关注,孩子立刻改变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