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孩子早就进入了梦乡,这两天孩子在爷爷家,但是回来他就明显感觉不对,他喜欢爷爷家放松的,围着他转的感觉,他回到我们这边,似乎觉得我们的重心不再是他,而是更多有了很多我们自己的东西,比如我玩手机,比如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比如各种不想多陪他的理由,比如他想去哪儿玩,我们会觉得有些疲劳或者其他的感悟而找些借口不带他去,他内心的失落感会让他感到还是爷爷奶奶家好,爷爷奶奶会迎合他玩,迎合他吃喝,迎合他的一切,因为老两口可以分开安排人陪他。他心里的对比,会觉得有些不对劲,这就是孩子的心理,他希望找到一个点就是那里更重视我,我就觉得哪里好,其实过不了两天,他就会觉得我们这边好了,因为爷爷奶奶家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换环境的轻松,一旦时间长了,他自然又怀念这边了,这就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理,就是总觉得短暂的东西是美好的,而经常态的东西是没有新意的。
今天晚上,儿子希望我和他玩,但是当时我真的无心和他玩,他开始生气了,于是我等着他发泄,我慢慢的和他沟通,我了解到了儿子的真实想法,他希望我们和爷爷奶奶都在他身边陪着他,他希望身边有人关注他,然后可以享受到各种呵护,他不是不喜欢我们这边的呵护,但是似乎我们这边会对他的要求有了很多,比如学习,比如他不喜欢干的事情,而他喜欢干的事情,比如玩,我们会随着他的长大给予他的陪伴少了一些,他会觉得他不再是我们心里最重要的,他有些心里难过。
孩子真的很简单,他需要我们陪着他,陪着他玩,陪着他干他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关注他,今天他生气了,因为在饭桌上我们说了家里的事情,大人的事情真的很多,很多,似乎他插不上嘴,他生气了,因为关注度不在他这里了,所以他生气了,不许我们说话,我其实能够体会孩子的心理,因为他渴望关注,每个孩子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希望得到大人的关注,有的是做一件事情希望得到大人的关注,有的希望说话,陪同他,有的希望我们可以尊重他。
其实,我觉得,孩子越大,我们的对孩子的期望和孩子内心对我们的需要似乎越来越远了,在他小的时候,他的每个动作,每个表情都没有从我们的眼里流过,我们都特别关注甚至为之大说特说,大夸特夸,我们每天眼睛里只有孩子,他的微笑,他的哭,他的坐,他的爬,他的走,他的第一句话,他的一切,我现在还能想起她小的时候我们都围着他转的情景,似乎他做什么都是可以的,我们都十分开心,而且真的整个都在围着他,但是他大了,我们的标准和要求似乎也在逐步的改变了,不再是关注而是提高要求,有标准了,各种规则,竞争和很多大人世界里的世俗都纷纷的加入了,我们对他的期待和期望似乎不再是简单的生理完成,而是有更高层次的要求,精神层面上我们似乎没有给予他就希望他可以汇报给我们,我们不甘心各种落后,当社会各种标准和起点都被摆在那儿的时候,就算我们在不闻不问,也多少会对自己的孩子有期待,所以一切都变了,我们希望他可以更好,更多,希望他可以带着我们的期待做的更多,于是,我们和他的心理距离就开始逐渐拉开了,我希望他可以一学就会,一学就特别好,希望他是乖孩子,希望他懂礼貌,希望他可以看到大人的忙碌,懂的眉眼高低,希望他可以在学识上特别突出,我们希望他可以做很多东西,希望我们自己付出的不要那么多,我们可以花钱给他报班,可以为了培养他请老师,上各种班都没问题,就是不愿意在和他玩,我们的耐心放在了各种训练,培训,提高他的各种能力上,放在了他的学识学习方面,而他内心的需求我们真的似乎关注不到了,他需要我们陪他,不是在要求他做什么,于是我们开始有了分歧,感觉孩子越来越不听话,我们感到烦恼的很,原来小的时候,那个好玩的,听话的孩子似乎慢慢的在消退。
其实,我今天真的在静静的想,孩子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到底给了孩子什么,我们给他的是他想要的吗,为什么现在的我不再像他小时那么愿意花费整晚的时间陪他玩了,我的耐心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他上学以后,我的耐心丢了,我不在在投入过多的精力去关注他的需求了,虽然我们对他的要求和期待不多,但是孩子依然感受到了不同,他向往的被尊重和被重视的程度,可能比他小的时候跟多了,因为他长大了,他已经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了,他的心理变化已经非常丰富了。
今天,我了解了孩子,跟他做了很好的沟通,他说了,他希望我们一如既往的关注他,其实我们一直都关注他,但是只不过是他觉得关注的度和点似乎有些变,也许是因为上学,因为身份的改变,但是我反思一下,我错了,上学也罢,幼儿园也罢,实际上变得不是他而是我,是我们的心态发生了改变,其实孩子依然是那样按照他的生长规律的学习,他依然希望我们可以向他学说话和学走路那么顺其自然的一种状态去关注他,鼓励他,欣赏他,而不是把上学当成一种特别特殊的事情去对待他。
是的,我终于知道,孩子没变,他依然喜欢上学,喜欢学习,因为他今天表达了,他说他喜欢上学,因为有小朋友们有老师,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他喜欢,他开心,之所以会感到不同的原因是,我们关注的点不同了,过去他上幼儿园我们可能会大把的时间和他玩,情感交流,而现在学习知识,更多是学习知识,而没有情感的交流了,所以说我错了,是我们的需要我们的期望高了,是我们心态变了,孩子他永远需求非常简单,就是我们可以真心陪伴,用心陪伴,而不是敷衍他。
我们总怕他在学业上有各种问题,其实根本没问题,真的问题就出在我们自己内心,如果我们可以知道孩子的需要,就会和孩子走的很近,他会处理好学识和需求的关系,我们会幸福,否则真的,双方都是痛苦的!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用多么费劲就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每天羡慕那些培养孩子特别突出优秀的家长们,他们的过人之处,可以轻松的把孩子培养非常棒,尤其羡慕各方面特别是学习好的孩子,羡慕他们的家长,觉得自己非常累,孩子还不怎么样,但是我今天突然明白了,其实我错了,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就完全可以轻松,就是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他需要什么,他想要什么,这就是我老公反复说的,自己的孩子必须了解,而不是照葫芦画瓢的去效仿其他人,我们需要改变的是心态,是内心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必须放下对孩子的所有期望和要求,按照他的成长规律去做就完全没问题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