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刀尖刀之阴面首发阿里巴巴反盗版刀之阳面文化 |
分类: 随笔 |
很多人知道,因马云对武侠的痴爱,阿里巴巴向来有侠文化的DNA,各员工名则仙怪僧道,诸部门冠以山门洞岛,整个企业的江湖氛围十分浓郁,容易让人滋生出一种行商如行侠的良性心态。而马云的偶像:金庸先生,曾为“侠”做过一次感性的注疏,正是那句众所周知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让一直游离于正统文学之外的武侠小说陡然光耀。其实千百年来,中国文学作品里的侠文化素不间断,从游侠列传的剧孟、郭解到民国传奇的叶问、霍元甲,一个个勇夫硬汉的形象所以如此高大全,大多离不开“为国为民”四个字。
从这个层面看,不妨说,在新中国建国史上为统一大业牺牲的革命者们,无一例外都是勇士,都是侠者。例如,在沙场正面御敌的可比侠客,所仰者身手,成败进退尽凭戎事熟谙,在敌后釜底抽薪的则堪称刺客,所资在于口,生死荣辱全仗喉舌。只不过,无论正面对抗还是情报暗战,他们的信仰都是一样的,他们所重的不是私欲,而是民生国运。
正是历史上这一个个鲜活真实的“侠”,用自己的生命谱写出比虚构作品中厚重得多的传奇。如果没有这些人在关键时刻,关键位置体现出来的侠肝义胆,乱世难了,老百姓不知几时得享太平。
作为忠实记录这些特殊侠士的作品,《刀尖:刀之阳面》和《刀尖:刀之阴面》这两本系列书,从内容到名字都颇有侠味,所以这次阴面在阿里巴巴的光明顶首发,也确实有点儿意味深长。
除此之外,侠还有扬善镇恶的意思。
顺理成章的,我的出版方磨铁和阿里巴巴总裁助理陈伟,信息安全部的镇恶,聚划算的CEO慧空,一起搞了个打击盗版的刀尖行动。
听起来似乎有点务虚,但刀尖行动的成果却是实打实的。事实上,对于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阿里巴巴一直都有动作,去年年底的数据就很让人叹为观止,而这次以《刀尖》为首的一些畅销书品种,他们又在淘宝上做了一次彻底巡查,删除了大量销售资质不合格的,质量不过关的书。
或许阿里巴巴此举对某些群体来说不算个好消息,对一些已养成盗版书阅读习惯的读者来说,甚至有池鱼之殃的错觉。但从一名写作者的角度看,多几次扬善祛恶的刀尖行动,无疑是对维护作家权益最给力的支持之一。
只有写作者知道写作者的难处,每一部作品都像怀胎十月历经痛楚和欢乐破茧而出的骨肉,其中更是有些作者的作品,怀了几十个月,甚至几十年,几乎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一旦落地成形,有些劳心的作者在整个配合宣传的过程中,又如同是陪着孩子成长了一次。
等到长大成人,这时候盗版商就来了,干的事等同于人口贩子,把这些美好的孩子全都一气拐走,器官分离,胳臂腿心肝肾的一顿乱卖。真叫人咬牙切齿。
有时候觉得,这类价值观的建立只能从源头开始,如果一名作者自己都不重视版权保护,如何能指望盗版商的良心发现和读者的幡然觉悟。反过来,徒有作者苦心孤诣地呼声也远远不够,师出有名时,就需要包括出版方,发行方,销售终端整个供应链中侠肝义胆的侠客们施以援手,组成镇恶联盟,共同维护文化江湖的正义。
基本上,无论是文化江湖还是其他江湖,侠,总是越多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