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年我的阅读记忆

(2009-01-20 13:32:12)
标签:

文化

20008

阅读

好书

分类: 访谈

我没有长翅膀,但阅读一本好书时,我常常觉得自己像只小鸟一样,飞到了空中,看到了世界的辽阔和混乱。年年如此,2008年依然如故。有这么十本书(排名不分先后),在我2008年的阅读中留下难忘,我乐意与大家分享。

 

1、《同一个,另一个》,作者:博尔赫斯

这是一本诗集,正如诗人说的:诗歌是神秘的棋局,棋盘和棋子像在梦中变化不定,我即使死了也会梦牵魂萦。在我们日渐疏远文字的当下,读诗成了一种奢侈,或者病。但我要说,我们不要轻易丢掉做梦的权利,而诗歌正是教会我们做梦的法器。

 

2、《邮差》,作者:安东尼奥·斯卡尔梅达。

斯卡尔梅达被誉为是继加西亚·马尔克斯之后拉美最负盛名的小说家。该小说取材自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聂鲁达的真实经历,已被译成三十余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同名电影荣获1996年奥斯卡金像奖。我喜欢它的“轻”,薄如蝉翼的轻。我们的小说总是追求“重”,毫无灵性的“重”,不过是废铁或者死尸而已。

 

3、《玻璃球游戏》,作者:赫尔曼·黑塞。

这是王安忆老师力荐我看的一本书,是本老书。网上有位叫李沫来的人读了此书,给朋友写了一封长信,谈他(她)的阅读体会,其中写道:读了此书才明白人的灵魂状态不是一句空洞的话。但是什么时候才可以清晰地感到灵魂的存在呢?我想这捷径便是痛苦,人唯有在痛苦的时候才见得到自己的灵魂,越是痛苦,越是清晰!我读后也有同感。

 

4、《时间简史》(插图本),作者:霍金。

这是我朋友送给我十二岁的儿子的礼物,儿子看一幅幅精美又神秘、抽象的图片,看得很来劲,却难免不知所以然,经常对我发问,逼迫我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我当然也看不懂,但我清晰地感觉到了一个科学家的伟大:用风铸剑的伟大。

 

5、《酒国》,作者:莫言。

这也是一本老书。莫言的长篇很多,多数都看过,这是“漏网之鱼”。在我印象中,莫言的长篇多为体积庞大,枝桠疯长,体现了他无限的创作热情和才华。但这本书却是个异数,让我看到了莫言节制和精装的一面。有些作家需要放开,有些也许需要收拢。我觉得莫言后来的写作放得过多了。

 

6、《我是我的神》,作者:邓一光。

这是一本每一根汗毛都在跳舞的书,恣意汪洋,见风就长,体现出作者饱满的感情和丰沛的叙事能力。这种孤注一掷的写作,现在为属不多,作家返古的勇气和尖锐,令我佩服。这是另一种先锋,创旧的创新。

 

7、《风雅颂》,作者:闫连科。

闫连科近年的写作也是孤注一掷的,但体现的方式不是叙事和文字,而是思想和恐惧,他让细节疯狂如牛,一头向玻璃撞去,引人驻足、反观、思议。这是一种追求“重”的写作,只要不是废铁和死尸,我们同样需要。

 

8、钱德勒系列侦探小说,作者:钱德勒。

我们总把侦探推理等类型小说看作通俗读物,不相信它们也有文学含量和价值,看了钱德勒的侦探小说也许会改变我们的看法。用蒙田的话说:看法总是要过旧的。

 

9、《原谅我红尘颠倒》,作者:慕容雪村。

与8同理,我们不能妄下断论。我认为,所有网络作者都要感谢慕容雪村,正因有了他,谁也不能把网络文学一捧打死。慕文字的叙事能力和对时代的穿透力绝非一般的传统作家所能比对,他总是把“响亮的耳光”打在该打的地方,而且决不粗暴、粗俗。

 

10、《陌生人》,作者:吴玄。

有些小说家对故事和情节不感兴趣,他们用哲学和文字的魅力来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你在故事层面上也许不知道它在说什么,但你照样读得津津有味,《陌生人》就是这样一本小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人都爱吃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